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下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     
A.强烈的地震B.剧烈的海啸
C.频发的飓风D.汹涌的洪水
2.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     
①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②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
③甲水域有河流汇入④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6-11更新 | 15438次组卷 | 46卷引用: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地理真题
2 .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2018-06-09更新 | 14570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新课标III卷)
3 . (2018·新课标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2018-06-09更新 | 12846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新课标I卷)

4 . 水分利用效率是指植物消耗单位质量的水所固定二氧化碳(或生成干物质)的量,一般表述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总量与实际蒸散发量(蒸发量和植物蒸腾量)的比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状态下,下列选项中水分利用效率最低的是我国(     
A.7月的热带季雨林B.12月的热带季雨林C.7月的落叶阔叶林D.12月的落叶阔叶林
2.最可能提高祁连山区高寒草甸年均水分利用效率的是(     
A.生长季结束时间提前B.月平均风速均减小
C.生长季降水比例降低D.月平均温度均降低
2022-07-08更新 | 11337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辽宁卷地理真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2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

(1)皖、苏两省干热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天气角度,分析黄淮地区5至6月干热风灾害形成的原因。
(3)指出用大水漫灌方式防治干热风灾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2-06-13更新 | 10333次组卷 | 44卷引用:2022年6月新高考浙江地理高考真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某年11月,华北一气象站(位置见左图)测得锋面过境前后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数据,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锋面过境时,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A.暖锋影响,气团加热B.风速增大,大气对流加强
C.水汽凝结,热量释放D.地形影响,气流下沉增温
2.此次夜间突发性增温可能导致当地(     
A.空气污染加重B.出现雾和霜冻现象C.道路表面湿滑D.作物呼吸作用减弱
2021-09-24更新 | 12129次组卷 | 49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辽宁地理高考真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香蕉是热带水果,巴拉圭生产的香蕉因甜度高而闻名,主要出口阿根廷。近年来,巴拉圭因香蕉滞销而催生了香蕉粉产业。收获的香蕉经过去皮、干燥、磨粉、制成的香蕉粉可用于制作面包、饼干、冰激凌等。下图示意巴拉圭位置及地形。


       
(1)归纳巴拉圭的地形特征。
(2)分析巴拉圭香蕉主要出口阿根廷而不出口巴西的原因。
(3)推测香蕉粉工厂的布局特点,并说明理由。
2017-08-21更新 | 55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海南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B.秦皇岛
C.大连D.烟台
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
2019-01-30更新 | 3685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新课标I卷)
9 . 在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双重制约下,如何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成为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工矿型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判断图1中甲地与乙地最有可能的自然植被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东大河进入金昌市域后,地表径流量不断减少,分析其原因。
(3)列出1987年至2017年金昌市比重变化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并评价这一变化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4)列举金昌市有效利用废弃工矿用地可能采取的有效方式。
2021-11-26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网络回忆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10 . 在大西洋S形洋脊附近可能形成:(     
A.火山B.海沟C.海岸山脉D.岛弧
2021-11-2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网络回忆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