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03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 . 雅丹地貌是干旱区常见地貌之一。下图是柴达木盆地“水上雅丹”地貌的景观图。该地貌的组成岩石主要来自湖底沉积物,雅丹地貌形成之后,由于河流改道,湖水汇入而形成“水上雅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风力沉积D.风力侵蚀
2.推测“水上雅丹”的演化顺序( )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②→④→③D.②→④→③→①
2021-11-03更新 | 3440次组卷 | 25卷引用:必考点07 常见的地貌类型-【对点变式练】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 . 图示为地球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是(     
A.①B.②C.③D.④
2.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A.①B.②C.③D.④
3.一般认为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炽热岩浆可能来源于(     
A.地壳B.软流层C.下地幔D.岩石圈
4.蔓延的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3 . 现有物种只是地球演化进程中的一个片断,生命的历程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过程,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有美好的未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生物繁盛的地质历史时期的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宙→显生宙→太古宙D.哺乳动物→爬行运动→两栖动物
2.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     
A.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B.生物的进化不能适应环境
C.偶发自然事件可能导致全球物种大规模的灭绝D.环境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4 . 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落成启用,“大窝凼”洼地是喀斯特地貌所独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附近5公里半径之内没有乡镇,25公里半径之内只有一个县城。图(a)为“中国天眼”景观图,图(b)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喀斯特地貌,保障雨水下渗B.天然的天坑,工程量较小
C.海拔高,晴天多,利于观测D.人烟稀少,无线电干扰较少
2.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④①③②

5 . 白河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河湾迁移较频繁,基本无人为干扰。某科研团队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凸岸弯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砾石和淤泥,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到外侧(东北方)依次发育多种植被,呈条带状环绕凸岸(下图)。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隐含了河湾迁移的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河湾迁移过程中凸岸砾石边滩植被的演替顺序(     
A.灌木植被   草本植被   湿生植被B.草本植被   湿生植被   灌木植被
C.湿生植被   草本植被   灌木植被D.草本植被   灌木植被   湿生植被
2.该河段凸岸灌木树龄的分布特征是(     
A.西侧新、南侧新B.东侧新、北侧新
C.西侧老、北侧老D.东侧老、南侧老
2021-11-10更新 | 860次组卷 | 14卷引用:期末测试卷(B卷·提升能力)-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单元AB卷(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6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地貌是____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在我国____地区分布典型。
(2)图中C为岩浆侵入地下而形成的花岗岩,图中的D岩层在E处产生的断裂是C岩层的侵入造成的,那么B、C、D代表的三种岩石由老到新的顺序是____,可能含有化石的有____
(3)若图中F处为流动沙丘,请在F处短线上画出风向________;下面沙丘剖面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正确的是____

(4)该图示反映了哪些地质作用?

7 . 图左为南方某红壤丘陵区,该区水土流失严重,耐旱、耐瘠薄的针叶林树种马尾松逐渐成为当地优势树种。但马尾松幼林的快速生长加快地力耗损,加上人类活动干扰,林下水土流失更严重,马尾松林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马尾松逐渐长成矮小“小老头树”(图右),呈现少有的“空中绿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丘陵区马尾松林快速生长(     
A.森林层次结构增加B.生物多样性增加C.林下植被覆盖缺乏D.植被覆盖度减小
2.该丘陵区“小老头树”最有可能分布在图左中的(     
A.甲B.ZC.丙D.丁
3.该丘陵区域遭受强烈侵蚀过程中,植被逆向演替顺序是(     
A.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B.荒漠——针叶林——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荒漠D.常绿阔叶林——荒漠——针叶林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河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蜿蜒曲折,河床起伏小且较宽阔,河湾迁移较频繁,基本无人为干扰。某科研团队于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凸岸弯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砾石和淤泥,从凸岸内侧(西南)到外侧(东北)依次发育多种植被,呈条带状环绕凸岸(左图)分布。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隐含了河湾迁移的信息。右图示意河湾迁移速率与凹岸植被生物量的关系。



(1)推测河湾迁移过程中凸岸砾石边滩植被的演替顺序,并说明推测依据。
(2)指出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3)说明河湾迁移速率与凹岸植被生物量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某日太阳光照图,其中阴影区域为黑夜,非阴影区域为白天,箭头指示地球自转方向,弧ADB为晨昏线,该日之后,北半球各地昼开始长于夜,昼渐长、夜渐短。



(1)根据材料推测该日为北半球的_____(填节气)日。此时弧AD为_____(填“昏”或“晨”)线。
(2)图中B、C、E、F四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图示时刻,F点地方时为______时,北京时间为______时。
(3)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位置为_____,全球各地______(填昼夜状况)。
(4)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特征是______

10 . 某科考队11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该地距海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南部以荒漠为主,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位于50°S附近,发源于阿根廷西部山地冰川的圣克鲁斯河向东注入大西洋,河水清澈,但河中生物很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关于巴塔哥尼亚地区距海近,南部却以荒漠为主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副高控制时间长,气流下沉,降水少
B.安第斯山脉的隆起抬升,阻挡了两侧海洋水汽的进入
C.秘鲁寒流流经,起到了较强的降温减湿作用
D.高原内焚风效应强,降水少
2.据材料推测圣克鲁斯河中生物很少的原因是(     
①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水清澈,营养物质少②气候干旱,河水盐度较高③中下游流经荒漠地区,营养物质补充少④河源海拔高,水温低,不利于生物生长、繁殖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如图为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景观图,据所学知识推测该景观形成过程的地质顺序是(     

①该地曾降水丰富,森林茂密②外力侵蚀、搬运等作用石化物出露地表③火山喷发森林被埋没,经由地质作用演变为化石④板块碰撞挤压,山脉隆起抬升
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
2021-02-06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