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00 道试题

1 . 白河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河湾迁移较频繁,基本无人为干扰。某科研团队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凸岸弯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砾石和淤泥,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到外侧(东北方)依次发育多种植被,呈条带状环绕凸岸(下图)。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隐含了河湾迁移的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河湾迁移过程中凸岸砾石边滩植被的演替顺序(     
A.灌木植被   草本植被   湿生植被B.草本植被   湿生植被   灌木植被
C.湿生植被   草本植被   灌木植被D.草本植被   灌木植被   湿生植被
2.该河段凸岸灌木树龄的分布特征是(     
A.西侧新、南侧新B.东侧新、北侧新
C.西侧老、北侧老D.东侧老、南侧老
2021-11-10更新 | 860次组卷 | 14卷引用: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最新模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第4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珊瑚礁一般指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由造礁珊瑚骨架和生物碎屑组成的具抗浪性能的海底隆起。造礁珊瑚具有分泌碳酸钙形成外骨骼的功能,它们世代交替增长,最终生长到低潮线。环礁是海洋中呈环状分布的珊瑚礁,中间有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或礁湖。下图为环礁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幅图,按形成环礁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
2.根据钻探,澳洲的大堡礁石灰岩厚度在200米以上,科学家推测,大堡礁至少已经有3000万年的历史了。这说明(     
A.当地珊瑚虫大多数生长缓慢B.位于地壳缓慢沉降地带
C.位于地壳缓慢抬升地带D.珊瑚礁较为高大、陡峻
3.在伦敦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上,科学家发出如下警告:“随着珊瑚生存环境的恶化,珊瑚礁将极有可能在21世纪末完全灭绝。”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珊瑚礁的是(     
①推广绿色清洁能源                 ②营建沿海防护大堤
③加强台风监测预报                 ④推行海洋生态旅游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2020-10-03更新 | 5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地理高考试题变式题(选择部分)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地势低平,近300万年来沉积了深厚的河、湖、海沉积物,市区基岩被深埋于250-280米的松散沉积物之下,整个市域内仅有西南部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10余座低矮基岩残丘暴露于地表,这些残丘山体为侏罗纪晚期(1.5亿年左右)沉积的石灰岩,残丘脚下为海面逐渐退去之后沉积的平原。森林公园距市中心36km,有上海陆上海拔最高的山丘——佘山,其风景秀丽,有众多文物古迹,是上海著名的景区。解放后人们曾在余山中的横山脚下的平原上坑采石料,如今矿坑被改造成世界著名的“深坑酒店”。下图为公园周边地层分布及深坑酒店。



(1)判断地层a、b、c、d的新老顺序,并说明判断依据。
(2)推测人们曾在残丘附近开采石材且使用坑采的原因。
(3)简述将矿坑开发为深坑酒店的意义。
(4)指出深坑酒店布局于佘山景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2021-01-04更新 | 442次组卷 | 2卷引用:3.2.3 区位分析类(分层练习)-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4 . 图左为南方某红壤丘陵区,该区水土流失严重,耐旱、耐瘠薄的针叶林树种马尾松逐渐成为当地优势树种。但马尾松幼林的快速生长加快地力耗损,加上人类活动干扰,林下水土流失更严重,马尾松林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马尾松逐渐长成矮小“小老头树”(图右),呈现少有的“空中绿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丘陵区马尾松林快速生长(     
A.森林层次结构增加B.生物多样性增加C.林下植被覆盖缺乏D.植被覆盖度减小
2.该丘陵区“小老头树”最有可能分布在图左中的(     
A.甲B.ZC.丙D.丁
3.该丘陵区域遭受强烈侵蚀过程中,植被逆向演替顺序是(     
A.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B.荒漠——针叶林——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荒漠D.常绿阔叶林——荒漠——针叶林

5 . 某科考队11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该地距海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南部以荒漠为主,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位于50°S附近,发源于阿根廷西部山地冰川的圣克鲁斯河向东注入大西洋,河水清澈,但河中生物很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关于巴塔哥尼亚地区距海近,南部却以荒漠为主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副高控制时间长,气流下沉,降水少
B.安第斯山脉的隆起抬升,阻挡了两侧海洋水汽的进入
C.秘鲁寒流流经,起到了较强的降温减湿作用
D.高原内焚风效应强,降水少
2.据材料推测圣克鲁斯河中生物很少的原因是(     
①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水清澈,营养物质少②气候干旱,河水盐度较高③中下游流经荒漠地区,营养物质补充少④河源海拔高,水温低,不利于生物生长、繁殖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如图为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景观图,据所学知识推测该景观形成过程的地质顺序是(     

①该地曾降水丰富,森林茂密②外力侵蚀、搬运等作用石化物出露地表③火山喷发森林被埋没,经由地质作用演变为化石④板块碰撞挤压,山脉隆起抬升
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
2021-02-06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热点118 焚风效应-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6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①②发生了岩浆活动,⑥表示地质构造。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大理岩成因相同的岩石是(     
A.①B.③C.④D.⑤
2.①~⑥地理事项按照形成由新到老顺序依次排序可能正确的是(     
A.①⑥③②⑤④B.②③④⑤⑥①C.②③①④⑤⑥D.①⑥⑤④③②
2022-04-01更新 | 373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8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河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蜿蜒曲折,河床起伏小且较宽阔,河湾迁移较频繁,基本无人为干扰。某科研团队于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凸岸弯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砾石和淤泥,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到外侧(东北方)依次发育多种植被,呈条带状环绕凸岸(下图)。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隐含了河湾迁移的信息。


(1)推测河湾迁移过程中凸岸砾石边滩植被的演替顺序,并说明推测依据。
(2)指出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原因。
(3)科研团队计划研究该处河湾迁移速率及影响因素,请选取需要调查的主要自然因子,并提出估算河湾迁移速率的主要方法。
2021-01-25更新 | 987次组卷 | 5卷引用:2.5 基于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地理知识整合(分层练习)-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8 . 末次冰期,一些大型动物经大陆桥(将岛屿与附近大陆连接起来的陆地)从别处迁徙至加里曼丹岛。随后气候转暖,大陆桥形状逐步发生变化。这些外来动物在连续进化中体型逐渐缩小。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区域末次冰期以来演变顺序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④①②③D.①④②③
2.下列关于加里曼丹岛成因及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B.岛屿上植被高大茂密,物质循环旺盛
C.岛屿经常在午后出现雷暴天气D.岛屿形成与马达加斯加岛成因相同
3.末次冰期后,下列关于迁徙到该岛的大型动物体型变小的原因,推测合理的是(     
A.生存空间减小,食物不足B.气候炎热,体脂消耗过快
C.天敌的捕杀,存活率下降D.基因突变,体格不断变小
2020-08-12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测试)-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9 . 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是(     
A.背斜山B.背斜谷
C.向斜山D.向斜谷
2.下列正确的为(     
A.图中地貌的形成只与外力作用有关
B.图中地貌的形成只与板块张裂有关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D.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
3.下列正确的是(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D.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
10 . 定向越野运动是指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按顺序到达所有点标并到终点者为胜。北京某中学组织郊区定向越野活动,下图为比赛用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两座小桥间的河流流向,并估算该段河流的长度。
(2)说出图中点标2所处的地形部位;参赛选手发现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比赛难度大、体力消耗会比较多、请简述原因。
(3)从点标6到点标7,有经验的选手往往会“舍近求远”,不沿箭头直行,而选择小路行进,试分析沿小路行进的优势。
(4)在某点标处服务的志愿者拍摄了一张村落局部照片,请推测拍摄者所在的点标,并说明判断理由。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