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5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泥沙絮凝指的是在含盐或其他矿物质的电解水体中,悬浮的细颗粒泥沙彼此碰撞凝聚,形成较大的絮团状聚集体的现象。絮凝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泥沙输移和沉降,尤其是在水库中,会加剧泥沙淤积速度。

材料二三峡库区庙河河段设置8个监测断面(如左图所示),其中庙河和S31断面最为典型。右图为庙河与S31两监测断面的现场泥沙粒径与室内测得分散颗粒粒径组成的对比图。

材料三流速是影响泥沙絮凝度的重要因素,据研究,三峡水库泥沙絮凝的临界流速约为0.7m/s,当水流流速小于临界流速时,一定的水流速度下水体的紊动会增加泥沙颗粒碰撞几率,促进絮凝;当水流流速大于临界流速时,水体紊动产生较大的剪切力会使絮团破裂,粒径减小。



(1)如果未考虑泥沙絮凝的影响,规划建设的水库库容量会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2)据材料判断,三峡水库庙河段是否发生了泥沙絮凝并说明理由。
(3)推测随着流速的增加,泥沙絮凝程度的变化。
2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评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协调性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指标,是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质的净创造,决定地球上所有组成成分扣自然生态的生命功能。左图示意研究区范围,右图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A.江汉平原B.江南丘陵C.山东丘陵D.东北平原
2.2001~2010年间,研究地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A.水热状况的变化
B.土壤肥力的变化
C.日照天数的变化
D.植被类捌的变化
3.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鄱阳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A.农业结构的调整B.城市规模扩大C.退耕还湖D.围湖造田
2018-01-31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名校大联考2017-2018年度高三第四次联考地理试题

3 . 中国气象局介绍,截至2020年7月29日,上一个台风“鹦鹉”生成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经沉寂了超过40天,预计7月底之前台风生成的可能性较小。如果月底前仍无台风生成,2020年将是1949年以来首个7月“空台”的年份。下图为“2020年副热带高气压和常年副热带高气压位置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北太平洋全年都有台风活动,一般发生频率最高月份是(     
A.6月B.7月C.8月D.9月
2.导致我国7月出现“空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入夏以来副热带高气压持续偏弱、偏东
B.入夏以来副热带高气压持续偏强、偏南
C.西北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偏高
D.中国内陆大部地区气温异常偏高
3.推测7月“空台”可能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是(     
A.东北、华北地区旱情严峻
B.长江流域梅雨开始晚、强度小
C.黄河流域面临凌汛威胁
D.华南地区持续晴热、高温少雨
2023-08-08更新 | 274次组卷 | 7卷引用:西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二)文综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某内陆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A.甲处以变质作用为主B.乙处以流水作用为主
C.丙处沉积作用形成凹岸D.地层形成顺序是③②①
2.据图中信息推测,湖泊
A.冬季水位高是因气温低蒸发弱B.水位下降,流域面积不断缩小
C.是由于岩层断裂下陷积水形成D.对丙河的流量仍具有调蓄作用
5 . 下图为某地地表形态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地表形态演化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①③D.③②①
2.营造该地区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风B.流水
C.冰川D.构造运动
3.该地区可能位于
A.英国北部B.东非高原
C.南极大陆D.亚马孙平原
2020-01-20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河谷发育大量沙丘与黄土物质,其黄土沉积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我国计划在雅鲁藏布江干流建设多座水电站。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流域黄土冰川成因的模型。



(1)分析雅鲁藏布江黄土的沉积过程。
(2)指出雅鲁藏布江黄土沉积速度快的季节,分析其原因。
(3)如果若干年后位于该地不远处下游的水电站建成并蓄水后,推测该地黄土沉积速率发生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7 . 海陆风是风向随昼夜变化而变化的小尺度大气热力环流系统。下表为浙江省冬季海边三地(海岸线基本呈南北走向)气象测站平均数据,测量时的季风环流较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测站甲测站乙测站丙
观测时间北京时间4:30X北京时间13:30
风向风速西南风,1.9米/秒西北风,2.5米/秒东南风,4.9米/秒
1.符合测站乙情况的是(     
①盛行海风②盛行陆风③时间可能是5:30④时间可能是12:30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如果测站甲和测站乙测量时间相同,则推测最合理的是(     
①测站甲西侧有较大面积湖泊②测站乙西侧有较大规模城市③测站甲附近植被更低矮稀疏④测站乙附近地形更平坦开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为研究鱼鳞坑工程对治理坡面水土流失的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模拟实验,对比在坡度相同(25°),降雨强度相同(70毫米/小时)条件下黄土高原三种坡面输沙速率随降雨持续时间变化的情况。左图为三种坡面示意图,右图为三种坡面输沙速率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平整坡面,大、小鱼鳞坑坡面前35分钟输沙速率均较小是因为(     
①降水强度小②地表径流小③雨水下渗量大④植被覆盖率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下列关于大,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变化特征差异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鱼鳞坑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更大B.大鱼鳞坑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更小
C.小鱼鳞坑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更小D.大鱼鳞坑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更大
3.如果将模拟实验中的降水强度增大,下列推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平整坡面的最大输沙速率将变小B.小鱼鳞坑坡面损毁的时间推迟
C.对大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无影响D.三种坡面输沙速率峰值均提前
9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观测结果显示,某研究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A.洞庭湖平原B.东南丘陵C.山东丘陵D.华北平原
2.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B.城市化进程加快C.退耕还湖D.围湖造田
2017-06-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2017届高三5月模拟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珊瑚藻主要生长在温暖石质海岸潮间带(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之间的地带),且海浪作用相对较弱的环境,其所在位置代表生长时期的海平面。北大西洋东部的某岛屿(左图)目前不存在珊瑚藻,但存在珊瑚藻化石。该岛甲、乙两地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地层剖面(右图)中,砂岩层含有海洋生物化石,乙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比甲地好。

(1)简述该岛风向的季节变化特点。
(2)从位置和地层特征的角度,判断甲、乙两地海浪作用相对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3)推测该岛从珊瑚藻时期到砂岩时期,再到现阶段的海平面升降。有人认为,如果不考虑气候等因素,海平面的升降是由地壳运动决定的;也有人认为,如果不考虑地壳运动等因素,海平面的升降是由气候变化决定的。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对你的推测给予合理解释。
(4)该岛海洋生物化石独特,简述发展旅游中保护化石可采取的措施。
2022-12-03更新 | 4519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最后一卷)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