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文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人类若能正确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就会向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良性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人类采取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会破坏大自然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使人类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下图示意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



(1)根据上图,描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结合身边实际,举例说明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2023-09-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选必三第一章第二节
2 . 耕地质量等级反映了由土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主地质量差异。从优等地到低等地,土地生产能力从高到低。中等地和低等地一般称为中、低产田。读2015年我国各质量等级耕地占总面积的比例图,回答问题。
   
(1)哪些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我国的耕地质量?
(2)哪些人类活动影响我国的耕地质量?
3 . 历史上,许多地区的发展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有学者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概括这一过程。该曲线显示,环境质量在前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恶化,但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环境污染的程度会逐渐降低。
   
(1)环境库数涅茨曲线出现拐点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环境“先污染,后治理”是不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查找相关资料,用事实说明你的观点。
(3)区域经济发展如何避免经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
2023-09-0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选必三第一章教材思考题专辑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甲山村干部为了带领村民奔小康,想出一个致富的办法:利用当地的草山草坡放养黑山羊,待黑山羊长大后再卖掉。刚开始时,每家只养几只羊。几年后,每家都有了一大群羊,经济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几十倍。村民手里有了钱,大家都很高兴,由衷地感谢他们的致富带头人。但是,由于过度放牧,该村的草场都被破坏了,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乙山村的自然环境与甲山村差不多。该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特点,大力种植中草药,并在山脚下种植优质葡萄。中草药和葡萄都获得了丰收,村民收入比以前大幅度提高了,而且村里的山仍是青的,水还是绿的。村民们纷纷说,这才是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1)上述两种生产致富方式中,哪一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为什么?
(2)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角度,谈一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2023-09-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必修二第五章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截至2020年底,不含港澳台,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519.81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营运里程达16.1万千米;铁路营运里程14.6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达3.8万千米。

读图,试从交通运输线的长度、密度等方面分析我国东西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差异的原因。

2023-09-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必修二第四章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随着匹兹堡等早期中心城市的逐步扩展,涌现出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产业结构也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当局不仅在当地大规模开采铁矿和煤炭,还从外地输入了大量资源。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五大湖区的生态也遭到一定破坏,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据此,查阅资料,完成相关任务。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和布法罗,分析它们的地理区位特点。
(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级阶段相比,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有人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较差,即使这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是难以实现良性发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2023-09-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教材原题第一章认识区域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刮起了一股“大树移植风”,从移植大树再发展到搬迁古树。北方某沿海城市耗资2亿元“邀请”50万株大树进城,以建设“森林型生态城市”。南方某沿海城市从广西、江西、安徽、湖南等地,购买了5000余株树龄在100~400年的古树来装扮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无疑是正确的,但大树移植费用昂贵,最大代价是要“牺牲”大量无辜的大树,眼下近距离移植技术的成活率60%左右。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等自然灾害。移植古树还违反了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擅自买卖属于违法行为。一棵苗木要十几年甚至上百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因此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说。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耐心地让小树在城市生长。


(1)“大树移植”可使大城市迅速绿化,但这种做法对生态环境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2)城市的绿化以山区的森林植被破坏为代价,而山区的水土流失又会给下游地区和城市造成哪些影响?
(3)你怎样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你认为应如何搞好大城市的绿化?
2023-09-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下图示意英国某超市销售的农产品的来源地,西红柿来自沙特阿拉伯,土豆来自以色列,鸡肉来自泰国,芦笋来自秘鲁,胡萝卜来自南非.....



   
该超市销售的农产品的生长习性,与来源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否相适应?试举例说明。
2023-09-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必修二第三章
9 . 讨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异同;想一想,产生这些异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3-09-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
10 . 世界上的大城市,为什么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滨海平原、滨河平原、河口三角洲,为什么城市相对密集?
2023-09-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