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文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2年6月5日上午10时44分07秒,神舟十四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22年6月5日20时50分,3名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陆路运输火箭直径不能超过3.35米,2014年10月,文昌航天发射场竣工,它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运载火箭表面涂有高反光率材料,在进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时,通常利用地面的光学跟踪测量仪器跟踪测量火箭的飞行轨迹,观察火箭飞行中的姿态和外部形象。一天中只有火箭箭体与天空背景亮度差异大时观察效果最好。下图示意中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位置。


材料二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约41°N,100°E)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日前时间最长的载人航天任务完满结束。灾害性的空间天气会对航天、卫星、通讯、导航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空间天气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20公里以上的空间领域,主要包括日地空间的太阳日冕、行星际、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等。下图示意我国主要着陆场。



(1)比较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角速度与线速度。
(2)与我国早期的航天发射基地相比,分析文昌发射基地的主要地理优势。
(3)相比四子王旗着陆场,分析东风着陆场具备的优势。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吐鲁番盆地(如下面左图)是新疆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太湖平原(如下面右图)位于江苏省长江以南,浙江省钱塘江以北的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现已形成完善的工业体系,国营、民营、外资企业数量众多,实力雄厚。



(1)比较吐鲁番盆地与太湖平原的差异。
区域吐鲁番盆地太湖平原
气候条件______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水资源条件短缺______
矿产资源条件______缺乏
土地条件旱地______

(2)与吐鲁番相比,评价太湖平原生产棉花的自然条件。
(3)分析近年来太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地位不断下降的原因。
2022-08-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国(位置见下图)自然条件优越,是发展水稻种植业的理想之地,然而当地农业欠发达,粮食长期依赖进口。湖北省万宝粮油在甲国A地开发了农业区,有多位来自中国的农业技术专家,长期指导并带动当地农民进行水稻种植。


材料二下图为A、B两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



(1)比较A、B两地年均气温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2)与B地相比,说明A地有利于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2022-08-14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2讲 区域及区域发展差异-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

4 . 高铁相对航空的综合服务力可从总时间、发车率、便捷性、效率性等四个角度进行比较。指标大于0,说明高铁的综合服务力强于航空;小于0则说明弱于航空。下面为高铁相对航空的综合服务力表格。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重庆与北京—长沙相比线路距离相近,但高铁综合服务力差异大的原因是(     
A.上海—重庆线路的高铁总耗时更长B.高铁的准时发车率较航空出港率差
C.上海—重庆线路高铁班数较航空多D.航空可与外界联络的时间占比更高
2.乘坐高铁途径北京—武汉—成都地区可能看到的土壤类型顺序为(     
A.黑土—红壤—紫色土B.黑土—水稻土—红壤
C.褐土—水稻土—紫色土D.褐土—红壤—黄土
2022-06-28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5 . 玉兰又名“辛夷”,有落叶乔木种和常绿乔木种,原产地在我国中部各省,现分布广泛,其木可制家具;其花可入药、可配制香精、可食用或用以熏茶;整株对有害气体较强的抗性,能大量吸收废气中排放出来的硫化物。河南南召和北京谭拓寺都因为玉兰种植而全国有名。对比两处的相关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比较项目
区域
北京潭拓寺玉兰观赏园河南南召玉兰生态园
种类(种)722
景区玉兰栽种数(株)2000200000
景区玉兰栽种面积(亩)200100000
玉兰苗圃10万株30万株

1.北京潭拓寺和河南南召玉兰品种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A.种植面积B.气候条件C.地形差异D.科技因素
2.与北京潭拓寺相比,河南南召玉兰生态园最大的不同是(     
A.工业化B.旅游观赏C.生态价值D.传承文化
3.根据材料分析,能够将玉兰生态效益充分发挥的用途是(     
A.城市行道树B.园林观赏树C.封山育林树D.药厂原料树
2022-03-16更新 | 5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知识竞赛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汽车产业块化通常是指在零部件标准化的基础上,将汽车各部分如发动机、变速箱、悬架等像积木一样以模块的形式自由组合和总成,实现共享通用,相比原先的平台化生产更易促进生产网络的跨区重构,并能在投产新车型时减少新增零部件供应商。国内某车企总部位于长春。图示意模块化生产企业组织方式与集群空间结构互动关系,表示意该企业应用平台化生产车型A(长春工厂)、近年应用模块化生产车型B(广东佛山工厂)和C(天津工厂)的一级供应商所在城市前5位分布。车型B和C投产时新增供应商比例较之前车型大幅下降。


位序车型A车型B车型C
城市占比(%)城市占比(%)城市占比(%)
1长春47.9上海18.1长春23.6
2上海12.9长春16.9天津15.6
3宁波9.2佛山15.6上海15.2
4北京5.5宁波8.2宁波9.8
5苏州3.7苏州4.1北京3.6

(1)说明车型A的零部件供应商主要集中在长春的原因。
(2)比较车型B,C的零部件主要供应商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原因。
(3)简析模块化生产能减少新车型零部件供应商数的原因。
(4)有学者推测模块化生产方式将使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优势继续强化,试说明其理由。
2022-02-24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漳州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见下图),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标志着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一般而言,数据中心耗能较高、占地较广。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1)与东部地区相比,说明西部地区布局算力枢纽的有利条件。
(2)比较西部地区算力枢纽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的南北差异。
(3)简述我国算力枢纽实施数据中心集群发展的益处。
2022-04-09更新 | 46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河北保定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 年从 GDP总量来看,广东、江苏、山东依然是位居前三名。其中,广东GDP已超11万亿元,稳居第一。位居第三的“鲁大壮”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3 129.0亿元。山东是中国的人口大省、工业大省,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号称中国“鲁尔区”,经济曾一度领先其他省份。近些年发展乏力,与“粤老大”、“苏大强”的差距越来越大。

材料二 下左图为山东省、广东省位置图;下右图为我国东部邻国及山东矿产分布图;表为山东、广东重要数据比较。


省份常住人口(亿)常住人口增长率(%)研发经费占比(%)高新企业数量(万家)三次产业结构主要工业
广东1.2120.793.15.374.3:39.2:56.5计算机、通讯、电子设备制造,以轻工业为主,轻重工业协调,技术含量高
山东1.015.992.11.467.3:39.1:53.6石油、煤炭、能源加工、化学原料制品。重工业为主,技术含量低


(1)填表比较山东广东两省自然环境的差异。
山东广东
地理位置沿海,临近日本、韩国沿海紧邻香港、澳门,临近东南亚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________气候
土壤黄壤红壤
水文水量小、________水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________
自然资源________矿产资源短缺,水资源丰富


(2)山东省经济曾一度领先其他省份,据材料分析其发展经济的优势。
(3)根据上侧的表,近些年来与广东相比山东经济落后的原因。
2022-01-19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材料二:我国南、北方产区粮食生产、耕地、水资源和人口情况


材料三: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占有量的变化

粮食生产指标
粮食产区
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人均粮食占有量(千克)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
北方产区总计53.9
11.5
67.3
19.7
85.1
31.9
328.4
366.5
400.7
495.2
421.5
569.5
其中:松辽河产区
南方产区总计
其中:长江产区
46.1
29.7
32.7
24.3
14.9
11.3
334.9
352.6
355.1
396.3
328.0
379.9

材料四:下表为图中M、N两省耕地结构统计表

土地面积
(平方千米)
水田
(千公顷)
旱地
(千公顷)
M176000768.41071.6
N1670001946.836.16

(1)根据材料二,比较我国南、北方地区人口与农业资源关系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与松辽河产区相比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的变化特点;以及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特点。
(3)分析南方产区长江三角洲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4)与N省比较,说明M省耕地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形成该差异的自然原因。
10 . 下图为我国汉江流域及周边水系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下游地区都多发洪涝灾害,说明两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的相同点。
(2)与汉江谷地相比,渭河平原种植的向日葵单产高、质量优、出油率高。试分析原因。
(3)渭河平原和汉江谷地南北跨度仅两百公里,但种植业显著不同。试比较两地农业(农业类型、熟制、主要粮食作物)的主要差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