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文地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牧区畜牧业指利用天然草场放牧马、牛、羊等牲畜的畜牧业;农区畜牧业指利用农作物秸秆、饲料植物及农副产品等,采用舍饲、半舍饲方式饲养禽畜,以提供肉、奶、蛋等产品的畜牧业。近年来,新疆畜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但与北疆相比,南疆畜牧业发展一直较为缓慢。以喀什和昌吉(昌吉地处天山北麓)为例,这两个地区都是典型的农区畜牧业类型。

2013年末,喀什地区存栏羊690.44万只,出栏羊737.33万只,生产羊肉16.48万吨;而同期,昌吉州仅以319.29万只羊,就出栏了570.99万只,生产羊肉10.03万吨,差距非常明显。2018年,喀什地区大力推进畜牧业“四良一规范”(指“良种、良舍、良料、良法和规范防疫”)综合配套措施,使畜牧业在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脱贫中发挥积极作用。下图为喀什位置图。



(1)说出喀什地区成为典型农区畜牧业类型的条件。
(2)比较喀什与昌吉畜牧业生产效率的差异,并推测原因。
(3)说明喀什地区大力推进畜牧业“四良一规范”综合配套措施的作用。
(4)简述喀什地区农区畜牧业发展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
2 .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圈。阅读相关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地区1990年和2000年各省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材料二:每单位GDP能源消耗比较

材料三:中国产业转移路线图

(1)1990年,环渤海地区各省市中制造业结构差异最小的是
(2)简述环渤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
(3)1990年至2000年间,随着环渤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浪潮,区域内各省市的制造业结构相似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该变化将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变化:影响:
(4)从材料二可知,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什么问题?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问题。原因:
(5)环渤海经济区将部分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对两地分别会带来什么影响
2019-11-0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奉贤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3 .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

材料一: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左下图)。


材料二: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右上表)。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区造成的主要影响。
(2)结合材料和已学知识,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比较表中我国四大直辖市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别分析其中老龄化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原因。
2019-11-0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8日21时,为期10天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开幕;西亚国家卡塔尔派出25人参加了本次运动会。下图为“卡塔尔区域位置图”及“武汉和多哈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

材料二: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为中三角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力图打造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下图为“中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略图”。

(1)试比较武汉与多哈两地气温的差异,并分析气温差异的原因。 
(2)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归纳中三角城市群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
2020-01-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__________,城市人口数量呈______________趋势。
(2)该城市建立了______________城和______________区。请简述这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3)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______________
(4)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______________
6 .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城市人口数量呈     趋势。
(2)为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该城市建立了     城和     区。
(3)简述该城市形成在河流的交汇处的原因。
(4)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019-09-0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冰上丝绸之路”是穿越北冰洋、连接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北极航道。丝绸之路的建设,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下图为“一带一路”及“冰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连云港(34°N,119°E)、摩尔曼斯克(69°N,34°E)都是重要的终年不冻港口。试从纬度、洋流等方面,简析两港成为不冻港的原因。
(2)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安—霍尔果斯段自然景观变化明显。请说明其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3)与苏伊士运河航线相比,试从航程、通航时间、航行安全、海况等方面,对开辟“冰上丝绸之路”的利弊进行评价。
(4)2018年1月,中国某商船驶离地中海,沿苏伊士运河航线返航。请根据图15和所学知识,比较甲、乙两地的差异。
地点
比较内容
甲地乙地
气候特征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年高温多雨
气候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主要分布在b______________附近
气候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c_____________气流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所属自然带热带荒漠带d__________________
2019-03-2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业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1)试比较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甲是          ,乙是        。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4)分析甲区域A平原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国家级大型网络数据中心,北以内蒙古为核心,南以贵州为核心。我国数据中心运营最大的支出项目是能源支出,主要为服务器用电和冷却用电。制冷机按冷凝器冷凝方式分为风冷机 组和水冷机组。风冷机组通过风冷冷凝器与外界空气换热,利用风利用冷却水带走热量。机房温度过高和灰尘都会影响设备的性 能和使用寿命。

材料二 下面两图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地形简图和贵州省地形简图。



(1)简述内蒙古和贵州两大数据中心主要自然制冷方式的差异。
(2)与内蒙古比较,简述贵州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有利自然条件。
(3)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相比,简述在贵州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对当 地发展的突出意义。
2019-06-13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地理水平冲刺卷: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数百年来,北极航道大部分时间被厚厚的冰层覆盖而被称为“传说中的航道”。中国商船于2013年8月8日从大连港扬帆启航,首次取道俄罗斯北方的北极航道,最终于9月10日到达鹿特丹港(路线如上图所示),开展了商业运输。


(1)指出影响北极航线航运价值提升的主要因素。   
(2)比较鹿特丹和上海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与苏伊士运河航线相比,北极航线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4)简述北极航线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