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14 道试题

1 . 青藏高原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高原。作为一个巨大的热源,青藏高原隆起后,可以直接加热对流层的大气,加强亚洲季风环流。下图为青藏高原某地对流层中不同季节白天平均气温、气压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对流层不同季节白天平均气温存在差异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
2.该地200hPa等压面不同季节白天平均气温差异较小,是因为该等压面处(     
A.杂质含量大B.水汽较少C.冰雪覆盖D.海拔较高
3.青藏高原加强亚洲季风环流最显著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4-05-10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口实验中学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2 . “雷打雪”是指因冷暖气团交汇产生强对流天气,并在降雪过程中伴有雷电的天气现象。2023年12月济南市出现了“雷打雪”现象。下图示意为济南市12月份气温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材料推测济南市出现“雷打雪”现象的时间可能是(     
A.12月8日B.12月14日C.12月16日D.12月25日
2.若形成此次“雷打雪”现象的天气系统继续发展,会出现(     
A.阴雨连绵B.天气转晴C.雾霾天气D.暴雪天气
2024-05-10更新 | 230次组卷 | 5卷引用:热点突破05(三) 特殊天气现象-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3 . 在1956年的《中国自然区划草案》中把温度带、干湿区的下一级称为自然省,分别是高山深谷针叶林区、高原常绿阔叶林和松林区、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区。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区域三大自然省区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大自然省年均降水量(     
A.乙>甲>丙B.丙>乙>甲C.乙>丙>甲D.丙>甲>乙
2.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区所在自然省,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地形抬升②西南季风③东南季风④东北季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径流深度是指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其集水区上的水层深度,与径流总量多少有直接关系。三大自然省区中,地表径流深度最小的区域及主要原因是(     
A.甲,集水面积大、植被截留强B.乙,地表渗漏多、蒸散发较强
C.丙,地表渗漏多、植被截留强D.丙,集水面积小、蒸散发较强
2024-05-10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名校高三下学期4月冲刺(一)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风能资源的利用逐渐由陆地转移到了海上。图1为我国风能区划示意、图2为我国陆地与海上风速垂直变化示意。

(1)描述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地区的分布特点。
(2)指出海上与陆地风速的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3)分析风电产业由陆转海的原因。
2024-05-10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夏季,地中海沿岸各国遭遇多轮高温天气,地中海也出现了史无前例的30℃海温。9月4日前后,飓风“丹尼尔”在希腊西南近海形成,随后在地中海东部缓慢南移,于9月10日登陆利比亚东北部,该国多地出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最高日雨量达414.1毫米,创下当地降雨纪录,导致利比亚两座水库溃堤。9月12日来到埃及境内深入撒哈拉沙漠,尼罗河三角洲出现了沙尘暴。下图为“丹尼尔”卫星监测图(风云三号D星)。

(1)分析地中海飓风“丹尼尔”的形成条件。
(2)简述“丹尼尔”导致的利比亚两座水库溃堤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
(3)分析飓风“丹尼尔”在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引发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4)为了防御极端天气带来的危害,完善极端天气预警机制十分重要,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6 . 根据观测手段的不同,城市热岛效应可以分为大气城市热岛效应(观测数据来源于气象站点的气温数据)和地面城市热岛效应(观测数据来源于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表温35度)。我国西北地区某绿洲城市城区植被覆盖率大于郊区,图为该城市2007—2017年大气与地面热岛强度逐月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     
A.①表示夜晚地面热岛强度B.②表示白天大气热岛强度
C.③表示白天地面热岛强度D.④表示夜晚大气热岛强度
2.曲线④出现负值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植被类型B.全球气候变暖C.下垫面性质D.城市海拔高度
2024-05-08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定位)文综地理试题

7 . 冬季日本海上空多对流性积云发育。当孤立分散的对流性积云受到单一方向的强风影响时,积云定向合并形成条状云;当条件改变时,已形成的条状云也会逐渐消散。某月2日3—21时,日本海东岸某地经历了一次积云合并为条状云又消散的过程。下图示意该时段当地气温、风速、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日3—9时,该地(     
A.持续受到冷空气侵袭B.天空中多云遮挡阳光
C.地面辐射强度逐渐上升D.近地面气压波动上升
2.该地大规模条状云分布最连续的时间可能是(     
A.6时B.9时C.12时D.15时
3.与大规模条状云形成之前相比,消散后该地的环境更加(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2024-05-08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024·四川成都·模拟预测

8 . 研究发现,寒冷地区的季节性积雪会显著改变土壤温度,进而影响冻土发育。下图示意新疆地区积雪站点2005~2020年冷季 (10月至次年3月)平均积雪深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疆雪站比,南疆雪站积雪深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风力较大        ②湿度更小     ③气温较低        ④降水更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与伊吾站相比,青河站气温更低但地温较高,是因为(     
A.积雪覆盖,减少土壤热量散失B.积雪大量反射太阳辐射
C.积雪消融吸收大量地热D.积雪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3.新疆阿尔泰地区的多年冻土区,季节性积雪增加可能会导致土壤(     
A.年最大冻结深度减小B.年最大冻结深度加大
C.年最大融化深度不变D.年最大融化深度减小
2024-05-08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试题(三)文综地理试题

9 . 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该岛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1958年以来,科学家在夏威夷岛上的本底观测站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开展观测,得到的数据被普遍认为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变化,为科学认识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图示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选择在夏威夷岛建设二氧化碳本底检测站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密度低B.远离大陆C.以第三产业为主D.岛屿面积小
2.观测站建在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A.天气晴朗B.远离村镇C.盛行下沉气流D.风力较大
3.若要在我国建设一座能够反映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观测站,请选择合适的站址(     
A.黑龙江省B.内蒙古自治区C.贵州省D.青海省

10 . 城市公园主要由水体和绿色植被等景观构成。城市中公园内的温度低于周围都市区的温度的现象被称为冷岛效应。完成下面小题。

1.夜间冷岛效应更强,主要是因为城市公园(     
A.夜间降温慢B.夜间降温快C.日间温度低D.日间温度高
2.受冷岛效应的影响,公园内部比外部(     
A.空气对流更旺盛B.空气湿度更小
C.地表风力更强劲D.大气层结更稳定
2024-05-07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巩固卷05 地球上的大气-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