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下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

(1)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
(2)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
(3)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没,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还是增大?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2-06-15更新 | 14432次组卷 | 5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由于湖陆热力差异,鄱阳湖周边形成明显的湖陆风环流。湖陆风起止时刻具有季节变化。下图是鄱阳湖甲监测站2010-2015年湖陆风起止时刻及其频次统计图,四条曲线表示湖风开始、湖风停止、陆风开始、陆风停止时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条曲线中,表示陆风停止时刻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与夏季相比,鄱阳湖冬季湖风起止时刻(     
A.开始晚,结束晚B.开始晚,结束早C.开始早,结束晚D.开始早,结束早
3.鄱阳湖附近城市推进绿色生态发展,对湖陆风强度的影响是(     
A.湖风减弱,陆风增强B.湖风陆风均减弱
C.湖风增强,陆风减弱D.湖风陆风均增强
2024-04-21更新 | 1027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 )地理试题

3 . 左图所示区域陆地地形平坦,M河流经①、②两地,湿地南北长约90千米。右图为2021年某次降雨后①、②两地的径流量曲线。近年来,湿地面积有减小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图示季节炎热干燥B.图中等温线为1月份
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D.全年受单一风带控制
2.湿地面积萎缩,将导致(     
A.①处径流量减少B.①处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C.②处径流量增大D.②处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2022-04-11更新 | 1743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4 . 伊犁河谷位于中国南北天山山脉之间,呈西部宽而低、东部窄而高的喇叭形。河谷北面有科古琴山、婆罗科努山,南面有哈克他乌山和那拉提山,呈三面环山之势。伊犁河谷冬季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内陆偏高,河谷逆温层广泛发育,逆温带在海拔800-1200米之间,大约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升高0.5℃。下图示意伊犁河谷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同纬度内陆相比,伊犁河谷冬季气温偏高的主导因素是( )
A.盛行风带B.地形格局
C.海陆位置D.河流水系
2.伊犁河谷逆温层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逆辐射增强B.周围山地环绕
C.山谷风环流发育D.地面积雪覆盖
3.伊犁河谷逆温层的存在,带来的影响是( )
A.阻止准静止锋过境B.增强冬季的寒冷
C.缩短河流结冰期D.减少暴风雪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量球状冰集聚排列是自然界中较为罕见的现象,一般发现在浅滩、湖岸和河岸处,其物质多由冰和雪组成。球状冰(冰球)的形成与集聚受气温、降雪、强风和波浪等自然因素共同控制,且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查干湖是我国冰球主要的发现地。下表是近5年查干湖入冬能符合产生冰球的气象条件;下图是查干湖的地理位置及其冰球景观。

表:近5年查干湖入冬能符合形成冰球景观的气象条件

年份初封日(月-日)初封日前一天气象要素
日均气温/℃风速/(m/s)风向/°降水量/mm
202111-09-4.012.320-6510-15
202011-20-5.87.24520.9
201911-14-6.43.22930.7
201811-18-4.31.82700
201711-15-5.16.43150

(注:下划线数字,需要同时满足才能形成冰球景观;②:风向0°为正北风,90°为正东风。)



(1)指出查干湖“冰球”集聚的位置,并分析其原因。
(2)说出2019年查干湖未形成“冰球”的原因。
(3)分析查干湖“冰球”景观的形成过程。
(4)“冰球”常形成于冷空气侵袭后,阐述查干湖初封日前冷空气运动为“冰球”形成提供的条件。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6 . 温度露点差是温度与露点(露点:在气象学中是指在固定气压之下,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要降至的温度)的差值,是相对湿度的一种度量,温度露点差越大,湿度越小,当温度露点差接近0℃时,表示空气中的水汽达到近似饱和状态。下图示意2023316日河南降雪天气发生时气象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T1—T2时,该地可能出现的因果现象是(     
A.气温下降,空气湿度变大B.气温较高,风速逐渐变大
C.湿度变小,风速先升后降D.风速变大,空气湿度变大
2.T3时刻,风速较小的主要原因(     
A.温度露点差较小B.逆温现象明显
C.冷暖气团交汇处附近D.降雪逐渐增弱
3.此次降雪天气对河南农业的主要影响有(     
A.为大规模春播提供水分B.有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
C.给玉米等造成低温冻害D.农作物烂根现象严重
2024-04-11更新 | 79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一 )地理试题

7 . 下图示意某海域洋流以及部分大陆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示洋流较强,则会导致(     
A.澳大利亚夏季更为干旱B.我国出现暖冬
C.华北平原降水较多D.秘鲁渔场减产
2.若图示地区是南半球海域,下列符合下图中洋流的是(     
A.B.
C.D.
3.图示洋流一年中某个季节最为强盛,则该季节(     
A.罗马附近多降水B.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
C.我国华北平原处于春播D.南半球大部分地区日出东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云贵高原北侧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常出现一种地方性天气系统——“锢囚低涡"。较强的偏北风遇到秦岭阻挡分支南下,一支绕流四川盆地,一支绕流江汉平原,两支气流在贵州北部辐合而形成“锢囚低涡",其强度较小,但带来的降水量较大。下图示意一次“锢囚低涡"控制下的天气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锢囚低涡”形成过程中(     
A.渭河平原麦收正忙B.四川盆地阴雨绵绵
C.云贵高原草木枯黄D.江汉平原气温骤降
2.贵州北部的“锢囚低涡”强度小、降水量大的原因(     
①受位置、地形因素的影响,冷空气势力相对较弱②本地暖气流及东支回流湿度较大
③上升气流强烈       ④“低涡”控制时间较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9 . 2019年5月11日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遭遇近10年最强风沙尘暴天气过程,下图示意当日部分时段拐子湖地面气象要素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沙尘暴最严重的时段是(     
A.4-10时B.8-14时C.14-20时D.18-24时
2.导致此次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强冷锋B.强暖锋C.强气旋D.反气旋
3.当日8-14时气压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使得当地空气受热上升B.冷空气前缘到达推动暖空气上升
C.空气由四周流向中心后辐和上升D.较暖空气主动爬升到冷空气之上
2021-06-06更新 | 1125次组卷 | 1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0 . 2023年,东太平洋形成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在此背景下,我国出现了初台风登陆时间较常年略偏晚、超强台风多发等情况。由于副高偶然分裂成西北和东南两部分,2023年第6号台风的路径一时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完成下面小题。

1.2023年,我国初台风登陆时间较常年略偏晚的直接原因是(     
A.东南信风减弱使得赤道暖水西移B.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
C.台风生成源地上空受到副高控制D.秘鲁寒流势力异常减弱
2.我国形成超强台风的条件有(     
①南部较强的偏西季风气流影响②西北太平洋海温较高
③太平洋海域暖水层薄④台风形成的区域距离陆地较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副高分裂后,2023年第6号台风的运动方向为(     
A.西北B.西南C.东南D.东北
2024-04-08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