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1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和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等温线,图中a、b为等温线,其中一条表示当地时间10点,另一条表示当地时间16点的气温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该地当日25℃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B.海拔
C.坡向D.气压
2.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甲、乙两地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日最高温甲地低于乙地B.气温日较差甲地大于乙地
C.上午谷风甲地比乙地弱D.下午谷风甲地比乙地强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左图示意世界某半岛及附近地区等高线,右图示意波尔图和巴塞罗那的年降水量资料(单位:毫米)。



(1)判断R地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
(2)比较波尔图和巴塞罗那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
(3)指出H河下游最主要的补给方式,分析该河下游1月份径流量大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A和图B为非洲局部地区简图。图A中乙海域附近形成了世界著名渔场之一,沿海小镇(M镇)年平均雾天高达125天,图B中好望角附近是世界重要航线经过的海域。



(1)比较1月和7月从大西洋绕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的船舶航速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原因。
(2)分析乙海域附近渔场的形成原因。
(3)简述M镇多雾天的原因。
(4)甲为非洲南部最大的河流,描述该河流下游的水文特征。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修建中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左图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右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比较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差异,简述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具有喜热、好光、耐旱、怕涝的特点,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亚地区大规模开垦种植棉花,是世界上第三大产棉基地,并以稳产、高产、品质优良闻名世界。下图示意中亚棉花主要种植区。


材料二:图1中R河上游某水文站数据。


材料三:图1中L湖曾为世界第四大湖,面积6.7平方千米,相当于半个英格兰大,但过去30年里湖泊面积迅速消减,仅剩下三个含盐量极高的水塘,容纳的水仅仅是过去的约十分之一。


(1)比较图1中M、N两地降水量差异,并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2)说出R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并分析其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简述该区域棉花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有利自然条件。
(4)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R河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引发了植被破坏、水资源短缺、_______ 等环境问题;在开垦的同时,引大量河水灌溉,不仅造成L湖萎缩,还造成灌区________ (环境问题)。简要分析L湖面积萎缩对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______
2019-11-21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尤其在炎炎夏日,无异子降温避暑的“空调系统”。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_____( 单项选择题)
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D.大气受热过程
(2)根据上图中“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试比较此时在房屋的流入区和流出区的气压差异是 _____,其主要原因是 _____。        
(3)上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_____
(4)白天穿堂风风力比较大的天气是 _____(晴天或阴天), 原因是 _____
(5)要使房屋背后的山林夏遮荫、冬挡风,最适宜栽植的地带性(自然带)植被是 _____
2020-03-10更新 | 43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一向以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读青藏高原年总太阳辐射图和下表资料,回答问题。

表:那曲和南京某年夏季辐射观测数据

地点纬度海拔
(米)
太阳直接辐射
(瓦/米2
地面辐射
(兆焦耳/米2
大气逆辐射
(兆焦耳/米2
那曲31゜29´45071116.533.0425.8
南京32゜00´9872.339.6835.81

(1)描述青藏高原总辐射分布特征,比较那曲和南京两个城市某年夏季太阳直接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差异。
(2)运用大气消弱作用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分析两地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3)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状况与该地的地势有关,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青藏高原的成因。
8 . 2013年是中国碳市场的启动之年,深圳、上海和北京先后启动了碳交易市场,交易主体范围主要确定在所辖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交易产品以二氧化碳为主。读关于碳排放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全球碳排放最多的国家与地区柱状图,人均碳排放量柱状图


材料二: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


材料三:碳排放交易是指政府将碳排放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并在一定的规则下向其分配年度碳排放配额,排放单位可以通过市场购入或售出其相对实际排放不足或多余的配额以履行碳排放控制责任。碳排放交易起源于联合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而设计的一种国际贸易机制。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中国与美国在碳排放特点上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目前,有观点认为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对流层大气中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根据材料二解释温室气体是如何加剧全球变暖的。
(3)根据材料三,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分析我国启动碳交易市场的意义。
(4)2010年前,上海市委、市政府即提出了上海转型发展的思路。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简述市政府采取的转型发展的措施。
2019-11-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嘉定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征收大规模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美国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材料一:美国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美国甲地到乙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示意。

(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比较,美国中部平原气候大陆性强,试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二,推断甲、乙两地农业类型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冬季,沿40°N纬线,西部沿海地区较东部沿海地区气温偏高。请说明理由。
2020-03-03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阶段性检测地理(文)试题
10 . 读某国等高线和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地形特征。
(2)比较乙、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
(3)分析甲地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019-11-2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