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9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三百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凌空出世,对中国的气候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如图1为青藏高原某地7月同海拔气温的分布状况。


   

材料二:色林错是西藏第一大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图2),北部和东部为浅水区。色林错冬半年多大风天气,以西风为主(指从湖泊开始冻结到完全消融这段时期)。研究表明,近年来该湖面积不断扩大,湖冰存在期呈现缩短趋势。青海省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中国优质三文鱼的重要产地之一。


   
(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藏高原内部气温高于同海拔边缘气温的原因。
(2)解释色林错北部和东部湖岸存冰时间长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湖冰存在期缩短的自然原因。
(4)推测龙羊峡养殖三文鱼经济效益高的主要理由。

2 . 科学家研究发现,随着全球变暖趋势日益显著,近40多年长江流域日平均最低温度的上升幅度大于最高温度;长江流域持续高温的天数也变少了。下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近40多年长江流域昼夜温差的变化与二氧化碳密切相关,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变化会引起(     
A.①不变B.②变强C.③变强D.④增强
2.推测长江流域持续高温的天数也变少的原因最可能是(     
A.暴雨天气增多B.湿地面积增加
C.干旱日数增多D.绿化面积增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天山托木尔峰地区是中亚山地冰川作用中心之一,集中发育着许多大型山谷冰川。该地区规模巨大的冰川消融区表碛广泛覆盖,表碛的厚度对冰面消融起着加速或抑制两种完全不同的作用。科其喀尔冰川是一条典型的“托木尔型”大型树枝状山谷冰川,位于托木尔峰南部。以科其喀尔冰川为例,其末端海拔3000m左右,地势相对开阔,6~9月平均气温6.8℃,地形上利于消融、理论上也应该是冰川消融最强烈的部位。但实际的观测表明,冰川末端并不是消融强度最大的区域。冰面湖是由差异消融在冰川表面形成的湖泊,当封闭的冰面湖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冰面湖会出现溃决。下图表示科其喀尔冰川冰舌区不同海拔表碛厚度变化趋势。


   
(1)说出冰川推进过程中对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2)分析科其喀尔冰川末端不是消融强度最大的区域的原因。
(3)推测冰面湖形成和消亡的过程。
2023-07-22更新 | 43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第一次稳派大联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2021年数据统计蒙古国的牲畜总数已破六千万大关,2020年蒙古国实现矿业总产值11.7万亿,占蒙古国工业总值的71.6%,近年来蒙古国加快了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网上有网友发帖“蒙古国正在悄悄毁掉中国人几十年来的努力”。2021年冬季,我国北方和蒙古国都经历了“先极冷、再极暖”的过程,2月以来内蒙古西部和蒙古国气温偏高幅度达4度以上,与此同时降水偏少。3月中旬以来,沙源地的偏暖更加厉害,内蒙古几乎全域偏高6度以上,蒙古国偏高更多。2021年3月中旬,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沙尘暴天气。图a是此次尘暴在我国过境时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图b表示此次沙尘暴移动过程中甲、乙、丙三个时刻沙尘天气的分布状况。



(1)描述此次沙尘天气在我国移动的空间分布特点。
(2)“蒙古国正在悄悄毁掉中国人几十年来的努力”,结合此次沙尘天气移动特点,推测此次沙尘暴发生的沙源地,并说明理由。
(3)分析蒙古国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原因。
2023-04-13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5 . 2022年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持续性、大范围高温天气,此次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为抗旱保供水,水利部自8月16日起,调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洞庭湖水系水库群、鄱阳湖水系水库群,加大出库流量为下游补水,已累计向下游补水9.8亿立方米。三峡工程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其运行后水沙和河床形态变化备受科研人员关注。下图示意三峡水库运行后入库和出库泥沙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此轮大范围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①大气环流异常②拉尼娜气候事件③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增多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三峡水库运行后,三峡水库下游河床变化总体趋势是(     
A.缩窄变深B.拓宽变浅C.拓宽变深D.缩窄变浅
2023-07-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积雪覆盖率指的是积雪面积与区域总面积的比值。川西高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区域内地形复杂,多高原高山。川西高原夏季受东亚季风和印度洋季风共同影响,而冬季主要受西风环流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暖造成的川西高原积雪覆盖率的变化对自身存在正反馈,即该积雪覆盖率变化造成的环境变化会加大自身的变化幅度。下图示意川西高原冬夏各坡向积雪覆盖频率分布特征(下左图)及川西高原近20年冬夏积雪覆盖率年变化及线性趋势(右图)。



(1)指出川西高原南北坡积雪覆盖率差值大小的冬夏季节差异,并简述产生原因。
(2)研究发现川西高原夏季北坡积雪覆盖率年际波动幅度比冬季北坡与夏季南坡更小,请分别作出合理解释。
(3)从大气受热过程和水循环角度分析川西高原积雪覆盖率整体变化对自身的反馈作用过程。
2023-03-23更新 | 101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萍乡市萍乡中学高考第一轮复习综合练习地理试题

7 . 湖泊水温是湖泊热量平衡的结果,不仅受到水面蒸发、地表径流及支流汇入等水循环过程的影响,还受到气温、降水、大气辐射等气象因素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图1为“洞庭湖城陵矶水文站1991~2019年平均水温与平均气温的年内变化图”,图2为“城陵矶水文站表层水温与降水、风速和气温的相关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洞庭湖区逆温出现概率小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与洞庭湖水温变化趋势相关性最大的影响因子是(     
A.降水B.风速C.气温D.径流
2023-05-12更新 | 45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水源涵养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结构与水相互作用,将水分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海南岛降水量呈现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图示意1996-2020年海南岛降水量、蒸散量、水源涵养量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相反B.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C.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D.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2.据材料推测,海南岛水源涵养量的分布特征是(     
A.东部低西部高B.东部高西部低
C.自北向南递减D.自南向北递减
2023-06-21更新 | 8022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3年海南高考地理真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河南气象部门提醒,2023年出现春旱的可能性较大,并发布两条气候趋势预测:

①2022年12月~2023年2月全省趋势:降水量偏少0~2成;平均气温偏高0~1℃。

②2023年3~5月全省趋势:降水量偏少0~2成:平均气温偏高0~1℃。

2023年3月16日~17日,河南全省出现了大范围的降水过程。图为河南省地形简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省的地形特征。
(2)据图描述该省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指出河南预测2023年出现春旱的可能性较大的理由。
(4)分析大范围的降水过程给当地带来的好处。
2023-06-19更新 | 5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大西洋涛动,指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和亚速尔高压之间气压差的变化过程,当气压差变大时,北大西洋涛动增强。北大西洋涛动的强弱显著影响北欧的气候、温带气旋的活动次数和湖泊水文特征。皮海湖位于芬兰西南部,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皮海湖的湖冰显著减少,封冻时间呈明显缩短趋势。左图为北大西洋涛动示意图,右图为芬兰皮海湖位置示意图。

(1)指出北大西洋涛动强弱与温带气旋活动次数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北大西洋涛动增强影响了皮海湖的风浪,分析皮海湖风浪变化导致湖冰数量减少的动力机制。
(3)简述湖冰减少与太阳辐射、气温之间的相互作用缩短皮海湖封冻时间的过程。
2023-02-21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卷(六)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