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85 道试题

1 . 近100年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了(     
A.A减小B.B减小C.C增大D.D增大
2.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导致全球自然灾害增多②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③对农业没有影响
④会影响全球水循环⑤各国都应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3.为控制全球“温室效应”问题,下列工业部门应该着重治理和改造的是(     
A.印刷B.电子C.钢铁D.纺织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三位科学家:其中该奖的一半颁给了美国科学家真锅淑郎和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以表彰他们“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全球气候变暖”。他们的研究包括了大气中CO2的变化与气温变化的关系,为人类了解地球气候及人类如何影响地球气候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1840年以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图、“1740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图。



(1)根据材料二,1840年以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如何?1740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如何变化?二者的变化有什么样的相关性?
(2)导致1740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一,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体积分数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2022-05-04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海风锋是一种由沿海地区海风推进引起的类锋面过程,多发生在夏季。下图示意渤海北部夏季某日13~14时一次海风锋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渤海北部东岸海风锋多发生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夏季该地区(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C.沿岸寒流势力最强D.阴雨天气多,水汽充足
2.推测该海风锋接下来的发展趋势为(     
A.原地不动B.向北延伸C.向南延伸D.逐渐消失
3.当夏季海风锋与弱冷锋相遇,可能会(     
A.形成温带气旋B.爆发寒潮天气C.引发强对流天气D.出现热带风暴
2021-10-13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等百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中国新闻网2020年5月25日18:27:15消息:全球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近20年呈小幅下降趋势。卷云,属于高云,云底一般在4500至10000米。结合左“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右“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可以使图左中的(     
A.②增强B.③增强C.④减弱D.⑤减弱
2.与晴天相比,多云的天气会使图左中的(     
A.①减弱B.②增强C.④增强D.⑤增强
2021-12-21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矿化度是指单位体积湖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主要受入湖与出湖水量的影响。博斯腾湖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者盆地东南部博湖县境内,20世纪50-60年代,博斯腾湖的湖水矿化度约为0.60p/L,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期。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指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较显著。

(1)湖陆之间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夜晚近地面吹____(湖或陆)风,请补绘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图)_________

(2)判断博斯腾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及博斯腾湖东西部水体矿化度的大小,并说明博斯腾湖成为淡水湖的原因。
(3)若图中开都河沿岸大规模发展种植业,说出博斯腾湖矿化度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变化过程。
2022-03-31更新 | 439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飘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频发,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
C.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增强D.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2.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④③
3.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效应增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4.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中,与“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1-05-27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8月,受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浙江省连续多日普降暴雨,多地破当地台风过程雨量历史纪录,沿海城市遭受洪涝和风浪袭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材料二:图1为“利奇马”台风路径图和浙江省8月8日8时~日8时累计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舟山监测站8月8日8时~11日8时的风、浪变化情况。



(1)按气流状况,台风属于天气系统,分析此次台风造成浙江省大范围暴雨的原因。
(2)该台风中心登陆至离开浙江省期间,舟山监测站的浪高变化趋势是,并解释原因。
(3)说出沿海城市减轻洪涝和风浪灾害可采取的工程措施。
2021-09-28更新 | 38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Z20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火星因表层土壤中富含铁元素,具有红色的外表,被称为“红色行星”。火星表面平均温度大约为-55℃,且温差很大,赤道地区夏季白天温度为21℃,到了夜晩能降至-73℃。火星表面布满尘埃,常年有大风,沙尘暴往往能持续数周,因此,火星上沙丘广泛分布。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3000米)因独特的气候和地貌成为我国境内首个火星类比区,其中,青海省大柴旦红崖地区被选为“火星村”的建设地点。

材料二:雅丹地貌是一种比较软弱的湖泊沉积泥沙被风力侵蚀而成的平行垄槽地貌,柴达木盆地有我国最大的雅丹地貌分布区。近代以来,柴达木盆地气候不断向暖湿化转变,在台吉乃尔湖区形成了世界罕见的水上雅丹。

材料三:柴达木盆地位置图(下左图)和水上雅丹景观图(下右图)。



(1)从气候和地貌角度分析柴达木盆地成为火星类比区的原因。
(2)描述台古乃尔湖区水上雅丹的形成过程。
(3)推测气候变暖背景下水上雅丹的演变趋势并解释原因。
2022-01-28更新 | 4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9 . 中国新闻网2020年5月25日18:27:15消息:全球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近20年呈小幅下降趋势。卷云,属于高云,云底一般在4500至10000米。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卷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可以使左图中的(     
A.②增强B.③增强C.④减弱D.⑤减弱
2.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左图中的(     
A.②B.③C.④D.⑤
3.卷云一般形成于右图中的(     
A.A—对流层B.B—平流层C.A、B交界处D.C—高层大气
2021-04-0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西洋与地中海曾有广阔的水道相连。在距今800万年前,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在大西洋与地中海相连处形成山脉,地中海与海洋唯一通道中断,在被阻隔的几十万年里,地中海逐渐变成一个深达3000多米的巨大盆地,其底部堆积了2千米厚的盐层,这就是地质时期发生在地中海地区的“墨西拿盐度危机”事件。期间,古地中海向西亚地区输送了巨量的盐分。直到约533万年前,直布罗陀地区大面积断裂,直布罗陀海峡完全被打开,海水重新注入地中海。下图为地中海地区示意图。


(1)分析地质时期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对地中海水文特征的影响。
(2)推测古地中海向西亚地区输送盐分的过程。
(3)根据地中海在地质时期的演变历史及板块运动的趋势,推测地中海未来的演变趋势。
2021-12-27更新 | 40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滕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考试(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