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25 道试题

1 . 2018年10月3日,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的索普坦火山爆发,火山灰直冲4千米高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D.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2022-08-1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中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下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海陆风示意图(乙图)。



(1)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气温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
(2)在图甲A、B、C、D四点之间画出热力环流方向。
(3)A、B两地,降水较多的是____地,分析其原因____。
(4)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推测乙图中现象发生在____(白天或夜晚)。
2020-12-2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地中海气候,又称作副热带夏干气候,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是亚热带、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大致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与世界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相比,在地中海北岸地区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远超40°N,而在东部其分布范围亦大大向东延伸。请解释地中海对该区域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的影响。
(2)冬雨率是冬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比重。地中海气候区三座城市:罗马(42°N)、突尼斯(37°N)、的黎波里(33°N),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它们的冬雨率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并分析原因。
(3)结合板块运动知识,推测该区域气候范围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1-05-13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某科考队11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该地距海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南部以荒漠为主,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位于50°S附近,发源于阿根廷西部山地冰川的圣克鲁斯河向东注入大西洋,河水清澈,但河中生物很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关于巴塔哥尼亚地区距海近,南部却以荒漠为主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副高控制时间长,气流下沉,降水少
B.安第斯山脉的隆起抬升,阻挡了两侧海洋水汽的进入
C.秘鲁寒流流经,起到了较强的降温减湿作用
D.高原内焚风效应强,降水少
2.据材料推测圣克鲁斯河中生物很少的原因是(     
①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水清澈,营养物质少②气候干旱,河水盐度较高③中下游流经荒漠地区,营养物质补充少④河源海拔高,水温低,不利于生物生长、繁殖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如图为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景观图,据所学知识推测该景观形成过程的地质顺序是(     

①该地曾降水丰富,森林茂密②外力侵蚀、搬运等作用石化物出露地表③火山喷发森林被埋没,经由地质作用演变为化石④板块碰撞挤压,山脉隆起抬升
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
2021-02-06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下图示意陇海一兰新铁路沿线由西向东三座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座城市气候大陆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甲一乙一丙B.甲一丙一乙C.丙一乙一甲D.乙一甲一丙
2.三座城市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3.丙城市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0℃,可能是由于(     
①地势较高②冬季城市热岛效应较弱③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较弱④距海近,受海洋调节显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下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海陆风示意图(乙图)。



(1)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
(2)在图甲A、B、C、D四点之间画出热力环流方向_________
(3)A、B两地,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_地,分析其原因_____
(4)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推测乙图中的现象发生在_________(白天或夜晚)。
2020-11-02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7 . 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五地区按纬度由低到高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⑤④③②①D.③④⑤②①
2.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     
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
3.图中各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A.①地是热带草原B.②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③地是温带草原D.⑤地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2020-10-22更新 | 54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0-2021学年高三9月校际联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面积大、平均海拔高,对加热和冷却高空大气的作用明显。研究发现,青藏高原隆起形成的热力环流深刻改变了东亚、南亚及亚洲其它地区气候。有专家认为,青藏高原的隆起是中国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如果没有青藏高原,就没有亚洲高压的存在。如图为青藏高原冬季热力环流示意图。



(1)从青藏高原冬季热力环流形成角度,解释没有青藏高原,就没有亚洲高压存在的原因。
(2)说明青藏高原对我国夏季雨带推移的影响。
(3)推测青藏高原对伊朗高原夏季气候的影响。
2024-01-12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读世界某海域示意图和南半球赤道附近大气、海水运动示意图,完成问题。

(1)图中③洋流名称为________,按性质分类属于________
(2)A处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简述A处该气候形成的原因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最易形成渔场的是________,该渔场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
(4)推测④洋流所经过海区的等温线向________凸,导致图乙中同纬度海域东西两侧水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5)如果图中右侧水温异常升高时,形成的现象叫________,该现象发生时会导致澳大利亚东北部森林火险等级________(上升或下降)。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雷暴通常根据导致其空气上升的机制来进行分类,如果因地表加热不均匀导致空气上升,称为气团雷暴。气团雷暴有两种类型,海风型雷暴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山峰雷暴发生于气团因地形抬升而上升时。在雷暴中小尺度分布的差异上,地形、海陆风和日最高气温等的作用较大。海南岛是我国雷暴多发地区之一。如图为海南岛夏季月平均雷暴日数分布图。


(1)海风型雷暴属于源地性气团雷暴。说出形成海南岛海风型雷暴气团的源地和运动方向。
(2)夏季,我国雷暴天气整体南多北少,而海南岛却北多南少。据此推测海南岛日均最高气温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对北部雷暴天气形成的作用。
(3)雷暴常产生强降水天气,并衍生其他灾害。若你计划暑假到海南岛山区野外研学,应注意防避哪些引发的地质灾害?
2023-12-14更新 | 256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