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上的大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017 道试题

1 . 地球大气又称“氮氧大气”,结合下面地球大气圈25千米以下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完成下面小题。

气体成分体积分数(%)质量分数(%)
氮(N)78.0875.52
氧(O2)20.9423.15
氩(Ar)0.931.28
二氧化碳(CO2)0.03(变动)0.05
1.据材料可知,地球大气称为“氮氧大气”是因为两者(     
A.占干洁空气成分的99%B.占地球重量的99%C.是人类生命必需的物质D.在其他天体不存在
2.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力倡导植树造林②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③新能源汽车的普及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4-06-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2 . 某兴趣小组在南美洲西部搜集到某山脉两侧甲、乙两个地点的气候数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气候数据可以判定(     
A.降水甲地多于乙地,甲为迎风坡
B.降水甲地少于乙地,乙为迎风坡
C.降水甲地多于乙地,甲为背风坡
D.降水甲地少于乙地,乙为背风坡
2.影响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3.根据甲、乙两地平均气温可以判定,该区域(     
A.气温1月低于7月,位于北半球B.气温1月高于7月,位于南半球
C.气温7月低于1月,位于北半球D.气温7月高于1月,位于南半球
2024-06-1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4427日下午,广州市遭遇冰雹、暴雨、龙卷风天气。冰雹是强对流天气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广州冰雹主要出现在2-10月,且春季发生的概率高于夏季。下图为冰雹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最有可能形成冰雹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2.广州春季发生冰雹的频率高于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A.升温快,下垫面温度更高B.气温较低,0℃等温面高度更低
C.副高强,气流上升运动更强D.水汽较多,水汽输送频率更大

4 . 我国某山脉L谷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季节性冻土广布。某地理学习小组在研学过程中获得L谷地五个站点的部分资料(下表),以此探讨该谷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站点海拔(m)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土壤冻结天数(天)土壤冻结最大深度(cm)
66322.82769741
77621.235210356
110619.655412064
121019.2599126103
185416.580214485
1.该学习小组对L谷地的研学结果合理的是(     
A.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是1854米B.年降水量受7月平均气温影响显著
C.冻土主要存在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D.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推迟
2.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导致两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积雪深度B.风力大小C.冬季气温D.太阳辐射
3.L谷地所在的山脉最可能是(     
A.贺兰山脉B.长白山脉C.横断山脉D.天山山脉
2024-06-15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M地气温最有可能是(     
A.15℃B.18℃C.22℃D.26℃
2.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C.大气环流D.海陆热力差异
3.图示季节,圣地亚哥与布宜诺斯艾利斯降水量差异较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圣地亚哥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B.布宜诺斯艾利斯受副高控制,降水较少
C.圣地亚哥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D.布宜诺斯艾利斯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2024-06-1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6 .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知从哪天起,春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某杂志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寻访春天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④四条寻春路线中,跨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A.路线①B.路线②C.路线③D.路线④
2.沿路线②向北寻春的摄影师发现,越向北春暖的迹象越弱,这是因为我国南、北方地区(     
A.地势高低不同B.纬度高低不同C.海陆位置不同D.地表形态不同
3.沿路线③前行,以下哪一个选项不属实(     
A.领略“高寒”的自然景观B.领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景
C.途径我国邻国最多的省区D.途径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2024-06-1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首检测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某地等压面的垂直剖面图。图中①②高度相等。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若图示时间为午后,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①甲是海洋,乙是陆地②甲是郊区,乙是城区③甲是陆地,乙是海洋④甲是城区,乙是郊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6-15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桐 浦 富 兴”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学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8 . 电影《中国机长》中,飞机从重庆飞往成都,在9800米高空,驾驶舱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后,机长凭经验和技术成功迫降。完成下面小题。

1.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所在大气层(     
A.天气现象复杂且多变B.直接热源来自太阳辐射C.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D.厚度随纬度升高而减小
2.飞机迫降过程中机长面临的困难可能有(     
A.太阳风影响大B.机内温度过低C.飞机颠簸强烈D.太阳辐射较强
2024-06-1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桐 浦 富 兴”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学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9 .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开站,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海区的考察站。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高寒、强风、强辐射等恶劣环境,特别是下降风(从南极大陆内部高原光滑的表面向四周海域俯冲下来的强风)的影响较大。秦岭站主体设计源自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造型,采用模块化制作现场拼装建设方式。左下图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图,右下图为秦岭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关于秦岭站说法正确的是(     
A.模块化拼装的生态作用是提高科考站建设效率
B.秦岭科考站位于秦岭山脉的西南方向
C.秦岭科考站的当地地方时比北京地方时(116°E)早三个多小时
D.南极下降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汽含量差异大
2.秦岭站建筑主体设计时,较少考虑的是(     
A.材料耐辐射B.防积雪掩埋C.墙体保温D.室内通风
3.下降风利于南极大陆沿海地区生物数量增加,主要原因是下降风(     
A.加强水体流动,水质变好B.带来地表营养物质,饵料丰富
C.促进水体扰动,海水上泛D.加快沿海空气流动,净化空气
2024-06-15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地理试题(二)

10 . 大高加索山位于亚欧大陆交界处、黑海与里海之间,是全球山地冰川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高加索山的冰川处于持续退缩状态。下图示意19602020年大高加索山不同坡向的冰川面积百分比图(a)、冰川数量百分比图(b)。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1960年相比,指出2020年大高加索山北向坡冰川面积百分比、数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偏北向坡的冰川总面积较小,受气候变暖影响消融更显著
②偏北坡为阴坡,冰川数量小,消融显著
③偏南向坡为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消融更显著
④北向坡的冰川总面积较大、数量较多,冰川消融分裂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冰川区限制放牧对冰川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冰川热量损失B.减少冰川表面反射率
C.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增强冰川辐射吸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