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白水河干流的流向为 ;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是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区位的相同点。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点设在A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2 . 下图为某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的海拔可能为
A.645mB.750mC.832mD.无法确定
2.某日一登山者到达甲地,他可看到
A.山顶悬崖峭壁林立B.急流段漂流者向东漂去
C.湖畔乙地游人戏水D.丁地观景亭里游人如梭
2019-08-3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2019-06-08更新 | 15285次组卷 | 35卷引用:贵州省铜仁乌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水流速度最快的是
A.甲处B.乙处
C.丙处D.丁处
2.在M、N、P、Q四点中,海拔可能相同的两点是(  )
A.M和NB.P和Q
C.M和QD.M和P
3.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299米B.359米C.199米D.509米

5 .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a、b、c、d为等高线上的数值,xy为过等高线的一直线,虚线表示河流,图中等高距为200米。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c值为300米,d=c,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A.100 350B.100 250
C.500 350D.500 250
2.图中河流流向为(        
A.自东北向西南B.自西南向东北C.自西北向东南D.自东南向西北
6 .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甲处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210米B.200米
C.252米D.297米
2.关于图中乙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高度可能为235米B.地势相对周围较高
C.地形为山顶D.地形为洼地

7 . 亚洲东部强大的冬季风,挟带中亚和蒙古高原一带的大量沙尘,遇太行山、秦岭等山地的阻挡,沙尘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黄土高原。下图是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和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上图中M地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是(   )
A.850米B.725米C.140米D.175米
2.上例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A.甲:疏浚河道,发展航运B.乙:平整土地,增加下渗
C.丙:开垦梯田,推广滴灌D.丁:建坝蓄水,调节气候
2017-11-20更新 | 467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________米,陡崖崖顶高度范围为________米。
(2)简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____________。
(3)图中a处附近等高线向右凸出,其地形名称是________,为________走向。
(4)若a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500,则a处地形为________。若b处等高线数值为400,则b处地形为________。

9 .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北,再向东北
B.先向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先向东北,再向西北
2.甲村在乙村的什么方位
A.东北B.东南
C.西北D.西南
3.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10 . 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其次是B、D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曲类型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试解释该处褶曲与凉水河河谷两者间的成因关系。
(3)丙村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凉水河的流向是________
(4)图中虚线是当地规划在三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的设计路线,请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路线的不同特点及这样修建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