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北调水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下图为引江补汉工程坝下方案线路图。

材料二   下表为引江补汉工程坝下方案比选线路表。

线路断裂带条数可溶岩洞长一般隧洞长
a线11条43.7千米161.0千米
b线19条93.0千米166.7千米
(1)描述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从水资源的供需关系角度,分析引江补汉工程的必要性。
(3)根据材料信息,请选择引江补汉工程坝下方案线路,并说明理由。
2024-05-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10-11高三上·山西晋中·期中
2 .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等厚度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40”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图中“52”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
C.我国地壳厚度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由薄到厚的变化趋势
D.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
2.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A.B.
C.D.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构建了农牧渔业、精深加工业和旅游业“三产融合”的生态经济新模式,将黄河滩变为幸福滩。

材料二   图1为黄河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图2为黄河三角洲油井分布示意图,图3为黄河三角洲生态牧场三产融合关系图。



(1)从外力作用的角度,简析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根据图2信息,说出黄河三角洲油井数量的分布特征。
(3)简述黄河三角洲发展农牧渔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4)从自然资源角度,分析黄河三角洲构建“三产融合”新模式的主要途径。
2023-05-06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仿真模拟地理试题(一)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早期,随着大青山、蛮汉山的隆升,呼和浩特断陷盆地广泛接受湖相淤泥质黏土沉积。当山脉隆升到一定高程后,湖水退出,淤泥质黏土层停止发育,且基本不受破坏。下图示意现代呼和浩特盆地地形地貌及淤泥质黏土层厚度分布。

(1)根据淤泥质黏土层厚度的分布特征,推测湖相沉积时期图示湖盆的地势高低。
(2)请从水文角度比较并分析甲、乙两地河床表层沉积物颗粒大小及分选性的差异。
(3)说明图示区域呼和浩特盆地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等高线示意图(比例尺1:760)反映我国某地区一种地貌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现在该地貌的外部形态最接近于(     
A.圆锥B.洼地C.蘑菇状D.柱状
2.图中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C.海浪侵蚀D.风力侵蚀
3.该地区气候特征表现为(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光照充足,温差大
C.降水丰富D.气候海洋性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贵州省茂兰总面积13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率很高,达91.59%。这里有的银杏、白猴等多种珍稀动植物。区内有溶洞群、大七孔(图2)等景观。

材料二:图1为贵州省茂兰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根据材料一可知,贵州茂兰____岩广布,发育了____地貌。地表水对岩石不断进行________等外力作用形成溶沟。
(2)银杏被称为“活____”,____代(地质年代)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进入____纪大冰期,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濒于绝。
(3)图2为茂兰大七孔景观之一,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正确排序是____(填序号)。
①洞穴向下方和两侧扩大,形成洞穴通道②洞穴顶部大量坍塌部分残留,洞穴空洞部分变大
③地表水沿裂隙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暗河④流水不断作用岩石,地下岩溶洞穴发育
(4)图1中四地,最适宜夏季露营的地点是____。理由是________
(5)茂兰地区地质灾害多发,请分析主要原因。
2022-11-3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北G2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的巴塔哥尼亚冰原是世界第三大冰原,冰原上多花岗岩山峰,山体垂直方向的节理(岩石裂隙)发有。托雷峰海拔3128米,相对高度1227米,在最顶端有一个高达50米的冰川,它就像一座直插云霄的匕首,从任何一个角度攀登,其坡度都在80°以上(左图),是世界上攀登难度最大的山峰之一。右图示意塔状尖峰的发展示意图。



(1)归纳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地形特征。
(2)简析百内国家公园塔状尖峰形成的地质过程。
(3)说明巴塔哥尼亚南部峡湾形成的原因。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6月3日0时1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四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为7月1日建党100周年庆典活动提供服务保障。下图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及周边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凭借最先进的快速成像仪云图动画,风云四号02星让人们第一次看到分钟级的“风起云涌”变化过程,实现了“哪里有灾害迅速看哪里”的愿望。



(1)甲、乙、丙三地中能看到卫星发射中心的地点是,并说明理由。
(2)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卫星发射中心建立的有利条件。
(3)卫星发射日至庆典活动期间,描述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征。
(4)说出风云四号02星可以监测的气象灾害及其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
2021-12-16更新 | 32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域地形为________
(2)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a、b、c三地中,最佳选址为________
(3)已知疗养院海拔200米,实测气温17℃,此时D点气温应在________℃以下。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合理的是________
(4)居住在甲村的工程监理能否直接实时观测到在乙村的工程施工过程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5)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寻求脱险。他的做法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6)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0 . 磨圆度是岩石或矿物颗粒在搬运过程中经冲刷,滚动,撞击,棱角被磨圆的程度。某中学学生在野外实践活动中,从河床中随机捡取并测量了4组岩石,通过岩石最长直径和最短直径之比来确定岩石的磨圆度。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题干中计算磨圆度的方法,测得磨圆度数值最小的一组岩石最有可能取自图中哪一河段(     
A.①B.②C.③D.④
2.该中学学生发现当地聚落并没有分布在河谷地区,原因是河谷(     
①土壤贫瘠②平地面积小③野生动植物多④易发生山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