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微观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地貌类型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特征地形说明
山峰、示坡线闭合曲线____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____
山脊、山脊线等高线____,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的部分山脊线也叫____
山谷、山谷线等高线____,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____
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峭壁、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陡崖
2024-03-0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4.2地貌的观察-预习自测 人教版(2019)必修一
2 . 宏观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地形类型形态特征等高线
平原海拔一般在____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
丘陵海拔一般在____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小,等高线较稀疏,弯曲部分比较和缓
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形
盆地四周等高线较密集,且数值较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且数值较小
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顶部为比较宽阔平缓的高地,边缘往往有陡峭的崖壁,等高线四周密集,中间稀疏,数值中高周低
2024-03-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4.2地貌的观察-预习自测 人教版(2019)必修一
3 . 等高线地形图
(1)高度的判断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首先要找出图中最大等高线的数值(H大)和最小等高线的数值(H小)及等高距d。如图所示,图中最大等高线H大=500m,最小等高线H小=100m,等高距d=100m。据此可进行以下计算:
a.图中最大海拔(H最大):____
b.图中最小海拔(H最小):____
c.图中最大相对高度(H相):____
(2)陡崖处高度的判断

首先从图中读出在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中最大值(H大)、最小值(H小)、等高距d和重合的等高线条数n。如图,H大=400m,H小=100m,d=100m,n=4,则:
a.陡崖处最大海拔(H最大):____
b.陡崖处最小海拔(H最小):____
c.陡崖处的相对高度(H相):____
(3)闭合处等高线的高度判断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具体如图所示:

已知:等高线a、b、c,a<b
a.如果c=a,则d<a,即“____”。
b.如果c=b,则d>b,即“____”。
2024-03-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4.2地貌的观察-预习自测 人教版(2019)必修一
4 . 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
2022-10-1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4.2 地貌的观察-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地形区以________为界,把地形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A、B、C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________,该点是城市形成的良好区位,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________,良好的区位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三城市地位的变迁,说明了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对该地区城市的________和________产生很大的影响。
6 . 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丙是聚落,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有一陡崖M,其相对高度至少为    米,乙村位于甲村     方向。 
(2)有人计划在甲村前河流a、b两处修建一码头,你认为哪处更合理?说明理由。
(3)计划在甲村和丙村间修一公路,1、2方案哪个更合理?理由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