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天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由于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在“三步走”的流浪过程中,其“身份”经历的转变依次是(     
A.行星-行星-行星B.行星-卫星-行星
C.行星-卫星-卫星D.行星-卫星-恒星
2.比邻星能为地球提供“新家园”是因为比邻星可以使地球(     
A.产生适宜的大气B.拥有充足的水
C.拥有稳定的光照D.产生恒定的质量
2023-07-20更新 | 420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熔娘五号探测器。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6次任务,是我国航天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实现了我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必将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完成下面小题。

1.离月球最近的恒星是(     
A.地球B.太阳
C.金星D.火星
2.从月球上采样回来的月壤封装在密闭容器中,我们从月壤中会发现(     
A.有机物质B.氮气分子
C.陨石成分D.臭氧离子
3.生命起源的过程是(     
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B.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
C.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

3 . 2019年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在我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地球由于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在向木星推进的过程中,需要穿越(     
A.水星轨道B.小行星带C.土星轨道D.天王星轨道
2.地球在图中a、b、c三个位置对应的天体类型依次是(     
A.行星一卫星一行星B.行星一行星一行星
C.行星一卫星一卫星D.行星一卫星一恒星
3.如果地球顺利泊入比邻星轨道,则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地月系
2022-01-2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于2011年11月发射,2012年8月成功登陆火星表面。2019年4月,“好奇号”火星车拍摄了火星的卫星“火卫一”从太阳前方通过形成日食的场面。读“好奇号”着陆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过程中,“好奇号”属于天体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2.火星大气的密度不到地球大气的百分之一,科学家认为火星数亿年前有厚厚的大气,但大多数都散逸到太空中。这说明(     
A.火星的质量较地球小B.火星的卫星较地球多
C.火星的公转周期较地球短D.日火距离较日地距离大
2021-08-28更新 | 34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7年4月,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发现了一颗距离太阳约39光年的“超级地球”(行星LHS1140b),该行星与主星(LHS1140)的距离、岩石构成以及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使其成为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从天体类型上判断,主星(LHS1140)属于(     
A.卫星B.行星C.恒星D.星云
2.称“超级地球”是“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主要的依据是该行星(     
A.受主星辐射强B.绕主星运行C.离太阳较近D.温度适中
3.绝大部分陨石在到达地面之前会在大气中燃烧掉,这一过程的地理意义是(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C.减少了陨石对地球表面的撞击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6 .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示意图中地球在A、B、C三个位置对应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A.行星—卫星—行星
B.行星—行星—行星
C.行星—卫星—卫星
D.行星—卫星—恒星
2.地球进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最可信的是(     
A.比邻星位于河外星系B.比邻星位于银河系
C.比邻星不会发光发热D.比邻星绕太阳运动
3.比邻星能成为地球新家园是因为比邻星可以为地球提供(     
A.充足的食物B.适宜的大气
C.稳定的光照条件D.大量的液态水
2020-08-24更新 | 1028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片中人类之所以要逃离太阳系是由于(     
A.日心与地心距离发生变化B.地球的体积、质量发生变化
C.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发生变化D.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发生变化
2.示意图中地球在A,B,C三个位置对应天体类型分别是(     
A.行星—卫星—行星B.行星—卫星—卫星
C.行星—行星—行星D.行星—卫星—恒星
3.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
C.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D.适中的日地距离
2020-10-30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8 .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A.位于奔月轨道的嫦娥五号探测器B.靠近月球的嫦娥五号着陆器
C.位于发射场地的轨道器D.携带样品返程途中的返回器
2.嫦娥五号在月球采样过程中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防的威胁是(     
A.大气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D.引力太小
3.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十分巨大,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臭氧层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我国卫星发射试验一般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进行主要是为了避免(     
A.极光干扰航天器发射的观测B.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降水异常
C.太阳风暴干扰发射场风速D.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不畅
2021-03-0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关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自古以来如此,将来也不会发生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实体。
B.距我们最近的天体约150亿——200亿光年,因此,宇宙的范围是有限的
C.宇宙是物质世界,各类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
D.由“天圆地方”到“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过程表明,宇宙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