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天体系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2-23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1 . 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浩瀚的宇宙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奥妙。科学家一直在利用各种办法寻找“地外文明”,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还把各民族的经典音乐放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以引起其他天体上生物的共鸣。图为太阳系模式图,下表为八大行星物理性质比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八大行星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轨道倾角

偏心率

表面平均温度(℃)

水星

0.05

0.056

58.6天

87.9天

0.206

昼350夜-170固体表面)

金星

0.82

0.856

243天

224.7天

3.4°

0.007

-33《云)480(固体表面)

地球

1.00

1.00

23时56分

1.0年

0.017

22(固体表面)

火星

0.11

0.15

24时37分

1.9年

1.9°

0.093

-23(固体表面)

木星

317.94

1316.00

9时50分

11.8年

1.3°

0.048

-150(云)

土星

95.18

745.000

10时14分

29.5年

2.5°

0.055

-180(云)

天王星

14.63

65.200

侧向17时15分

84.0年

0.8°

0.051

-220(云)

海王星

17.22

57.100

17时48分

164.8年

1.8°

0.006

220(云)


备注:轨道倾角是指其他行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偏心率是椭圆焦点到中心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比值越小,椭圆越接近正圆。


(1)如果用宇宙探测器向设想的外星人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你认为该如何说?
(2)表中呈现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有________,分别用表中的________数据可以说明。

地理课上老师布置如下问题:和其他行星相比,地球上为何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请用上述图、表信息加以说明。有位同学是这样描述的: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地球离银河系中心天体的距离在八大行星中排第三位,位置适中,表面平均温度22℃。有适宜的温度,可以有液态水存在,地球的体积、质量比水星和金星大,在八大行星中按体积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居第四位,适当的体积质量,能够吸附住二氧化碳供生命呼吸。


(3)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的两处错误,并按示例格式抄写原文并改正。
示例:错误1原文:普通恒星改正:普通行星
(4)2018年7月,意大利宇航局在火星南极附近发现一个液态水湖。有科学家推断火星可能存在生命;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2023-01-04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单元01 宇宙中的地球(过习题)-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 .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祝融号”利用4片大面积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为其正常运转提供能源供应和保障,利用围绕火星的“天问一号”环绕器为其向地球传输无线电信号提供中继服务。如表为地球、火星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行星
与日平均距离
(百万千米)
质量体积大气
密度
大气主要成分表面均温
(℃)
自转
周期
公转
周期
地球149.61.001.001.00N2、O22223时56分1.0年
火星227.90.110.150.01CO2-2324时37分1.9年

注:质量,体积和大气密度都以地球为1。

1.“祝融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较大,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大气成分B.大气密度C.与日平均距离D.公转周期
2.对“天问一号”环绕器信号传输影响最大的是(     
A.火山喷发B.雾霾天气C.耀斑爆发D.太阳辐射
3.与地球相比,火星(     
A.昼夜温差较大B.季节更替频繁C.大气层厚度大D.有稳定液态水
4.“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说明人造天体已经可以离开(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5.与火星相比,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最有利条件是地球(     
①体积质量适中②与太阳距离适宜③具有稳定的太阳光照④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2-1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2021年8月23日,“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10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下图为“祝融号”火星车传回地球的火星表面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说明人造天体已经可以离开(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下列对“祝融号”火星车将信号传回地球影响较大的是(     
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地震D.台风
3.与火星相比,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最有利条件是地球(     
①体积质量适中②与太阳距离适宜③具有稳定的太阳光照④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目前确认太阳系中共有八大行星。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行星名称:F____H____
(2)用字母填空:类地行星有____;远日行星有____;小行星带位于____之间。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是:公转运动轨道形状都是接近____;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____上。大、小行星方向相同,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4)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由哪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自主探测之旅开启,“天问一号”带着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任务向深空出发,奔赴火星。2021年5月中旬着陆火星实施巡视探测。下图示意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下表为地球与火星数据比较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质量(以地球为1)体积(以地球为1)公转周期自转周期
地球111年23小时56分
火星0.110.151.9年24小时37分
1.上图显示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与火星相比,地球上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A.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B.自转与公转周期适中
C.稳定的太阳光照D.大气密度更稀薄

6 . 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于5月22日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探测,6月11日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成功发射入轨的“天问一号”探测器
B.在火星表面探测的“祝融号”火星车
C.位于发射场地的探测器组合体
D.搭载在着陆平台的“祝融号”火星车
2.“祝融号”火星车降落到火星,表明其已离开(     
A.地月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可观测宇宙
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与火星相比,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的原因是(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②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 . 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据观测,火星大气密度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火星上是否拥有生命,一直是火星探测的焦点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时,已经脱离了(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可观测宇宙
2.与“嫦娥奔月”相比,“天问一号”探测火星难度更大,主要是因为火星(     
A.自转周期较短B.公转速度更慢C.距离地球更远D.表面温度更高
3.与火星相比,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最有利条件是(     
①体积质量适中②与太阳距离适宜③具有稳定的太阳光照④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1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2021年5月19日,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传回第一批火星照片,引发人们去火星开辟第二家园的畅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祝融号”火星车降落到火星,表明其已离开(     
A.可观测宇宙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
2.与火星相比,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最有利条件是地球(     
①体积质量适中   ②与太阳距离适宜   ③具有稳定的太阳光照   ④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高三·重庆渝中·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9 . 2021年2月10日19:52,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这一步也是整个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风险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后,采取了四次轨道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机动,轨道负责专家说:“与中途修正相比,深空机动是控制量更大的轨控动作,使探测器通过一次大转弯、或者说大漂移,从地球的公转面进入到火星的公转面上。”深空机动完成后,探测器经过约4个月的无动力飞行,于2月10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下图示意火星探测器飞行轨迹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问一号”探测器多次进行轨控动作,主要因为火星与地球(     
A.绕日的公转方向相反B.行星的质量大小不同
C.绕日的公转速度差异D.轨道不在同一平面上
2.火星探测器进行深空机动的位置最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3.在无动力飞行阶段,火星探测器受到的天体引力主要来自(     
A.太阳B.地球
C.火星D.月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