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市某同学暑期到青海省旅行。出发当天,北京小雨。飞机起飞后,迅速爬升,经历了一段颠簸后,进入平稳状态。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1)飞机起飞时,处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___层,该层气温变化的特点是____,原因是____。该层大气运动对飞机飞行的影响是____

该同学前往我国第一大咸水湖——青海湖游览,夜间,漫步湖边感受到凉风习习,十分惬意。


(2)在下图中绘制青海湖边热力环流过程示意图。(提示:标出气流运动、近地面冷热和气压状况)

该同学中午时分到达青海省西宁市,感觉到阳光强烈,而且在当地发现许多利用太阳能的装置。据图13“1981-2012年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撰写了一段文字如下。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地区分布不均,大体,上东部多于西部、高原多于平原。直辖市中重庆市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有日光城之称的拉萨市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主要原因是拉萨市地处我国第三级阶梯,地势较高,空气较稀薄,且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太阳活动是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3)请在上述文字描述中挑出三处错误并改正。
(4)你认为海南省是否适合推广光伏发电项目,说出理由。

2 . 太阳能屋顶就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电能送入电网。有关专家指出:上海少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下图为家庭屋顶太阳能发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促使地球各地降水增多,洪灾多发B.扰动电离层,影响有线电视信号传输
C.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能量来源D.为生物繁衍生长、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2.上海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①太阳能取之不尽,无污染②太阳能稳定,不受天气影响③上海技术先进,土地充足④上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3 . 读“大洋中典型的密度垂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A.各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速率一致B.大洋表层密度在南北方向的分布特征
C.大洋表层的密度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D.极地海域夏季融冰季节海水密度升高
2.相同吨位轮船吃水最浅的水域是(     
A.长江B.亚马孙河C.赤道海区D.高纬海区

4 . 读“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煤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     
A.生物能B.太阳能C.地热能D.重力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质历史上只有一次成煤时期B.煤层出现在上地幔底部
C.开采煤炭时大量释放二氧化碳D.成煤时期陆生植物繁茂
5 . 北京市某同学暑期到青海省旅行。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出发当天,北京小雨。飞机起飞后,迅速爬升,经历了一段颠簸后,进入平稳状态。


(1)飞机起飞时,处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___层,该层气温变化的特点是____,大气____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多变,易造成飞机颠簸。

中午时分到达青海省西宁市,感觉到阳光强烈。


(2)说明西宁市光照较强的主要原因。

旅途中,该同学记录了如下旅行日志。



(3)请挑出旅行日志中的两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错误1.原文:淡水湖改正:咸水湖
________
2022-11-2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翔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6 . 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资源总体比较丰富,但由于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所以太阳能资源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下图是内蒙古年天文太阳总辐射量与年太阳总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天文辐射为大气层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内蒙古太阳辐射空间分布表述正确的是(     
①年天文太阳总辐射量东多西少②年天文太阳总辐射量南多北少③年太阳总辐射量西多东少④年太阳总辐射量东北多西南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影响内蒙古年天文太阳总辐射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地势C.植被D.天气

7 . 读“我国内蒙古西侧库布齐沙漠中的大型光伏发电项目景观图”,完成问题。



1.该地建设大型光伏发电项目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技术先进,土地储备充足B.资金雄厚,能源供应短缺
C.太阳能丰富,土地储备充足D.太阳能稳定,不受天气影响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A.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能量来源B.为生物生长、水体运动等提供动力
C.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信D.促使地球各地降水增多,洪灾多发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市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学习、研讨,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有了初步了解,以下为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

成果1:地球的宇宙环境

某位同学这样描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日地距离约38.4万千米,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地壳运动等的主要动力。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煤、铁等矿物,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的主要能量来源。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四处笔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____
【示例】错误1原文:行星改正:恒星

某位同学动手操作,制作了如下图所示的太阳系的模型。



(2)请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评价该同学的作品,并提出修改建议____

成果2: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具有圈层结构,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各圈层基本平行分布;但在地表附近,各个圈层却相互渗透,存在物质交换。左图为同学们用橡皮泥加手绘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右图为表示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3)左图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____
(4)右图中的①②③④对应的地球圈层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3:地球的演化历史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其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地质年代的古地理环境不同,主要生命存在形式的特点也不同。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O₂含量变化示意图。



(5)图中的地质年代甲为______。科学家划分地质年代的依据是______
(6)读图可知,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演化的特点是______,生物的出现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是______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利用太阳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下面甲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乙图为地球表面各纬度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示意图。



(1)图甲B处为我国太阳辐射最贫乏的地区之一,与B处相比,分析A处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
(2)描述地球表面各纬度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
(3)说明我国大力开发太阳能的意义。

10 . 调查发现,位于哈尔滨市西郊的顾乡屯遗址是一处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的埋藏地点。下面图1为东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千卡/平方厘米·年)分布图,图2为东北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单位:千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顾乡屯遗址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最可能形成于(     
A.第四纪B.奥陶纪C.白垩纪D.二叠纪
2.图1中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周边地区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A.距海近B.纬度低C.降水少D.地势低
3.地震波自上而下经过①②③④四地时,最先到达莫霍面的是(     
A.①B.②C.③D.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