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1 .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光合有效辐射对农作物生长存在积极影响。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下列地区中农业生产潜力较大的是(     
A.东南丘陵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柴达木盆地
2.甲地PAR值低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B.植被多C.地势高D.降水多

2 . 下图为“北京24节气平均气温与平均地温走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的平均气温和地温升到0℃以上的节气是(     
A.雨水B.惊蛰C.寒露D.小雪
2.北京(     
A.平均气温年较差明显要大于平均地温年较差B.平均气温与平均地温均在昼最短时达到最低
C.立夏期间,平均气温与平均地温差全年最大D.立冬期间,地面辐射多于其吸收的太阳辐射
3 . 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2月,中欧陆海快线(下图)正式开通。来自中国的海运货物抵达比雷埃夫斯港之后,可以直接通过铁路转运至匈牙利、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图中甲为希腊紫外线指数年平均状况分布图。(注∶紫外线辐射强度越大,指数越高。)



(1)描述希腊紫外线指数的数值特征,并解释原因。

比雷埃夫斯港区水深为14〜25米,是希腊最大的港口。


(2)分析比雷埃夫斯港成为希腊第一大港的区位条件。
(3)简述中欧陆海快线开通对塞尔维亚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1-05-13更新 | 610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4 .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天气状况、大气污染程度和海拔高度等。下图为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差异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③地7、8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污染小,能见度高B.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
C.云层少,晴天多D.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
2022-10-26更新 | 426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1-2题原题及变式题

5 . 太阳能屋顶就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下图为家庭屋顶太阳能发电站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A.促使地球各地降水增多,洪灾多发B.扰动电离层,影响有线电短波通信
C.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能量来源D.为生物繁衍生长、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2.上海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能取之不尽,无污染B.上海经济发达,能源不足
C.上海技术先进,土地充足D.太阳能稳定,不受天气影响
2023-11-12更新 | 216次组卷 | 92卷引用: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到2020-2021学年高一(京津班)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3-14高一上·湖北宜昌·期中

6 .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表层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砂石中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750倍,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浅层地能存在于(     
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
2.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地球内部
2023-11-14更新 | 197次组卷 | 56卷引用: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把地面及大气看成一个整体,称为地气系统。该系统的热量收支差额称为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其中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支出部分为发送到宇宙空间中的地面和大气长波辐射。读非洲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单位:卡/厘米2·分钟)图。


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长波辐射的收入主要来自大气逆辐射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
C.云层越厚,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多
D.地面长波辐射的支出多少主要取决于地表植被状况
2.造成甲、乙两地年辐射差额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沿岸洋流性质C.海拔D.天气状况
8 . 2019年中秋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了一张“玉兔二号”在月球表面“画月饼”的照片。从照片可以看出月球车的行驶轨迹形成一个正圆,酷似月饼的形状。“玉兔二号”在月面行走的能量来源及行走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太阳辐射   严寒酷暑B.潮汐能   风吹雨打
C.太阳活动   翻山越岭D.核动力   横渡江河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市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学习、研讨,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有了初步了解,以下为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

成果1:地球的宇宙环境

某位同学这样描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日地距离约38.4万千米,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地壳运动等的主要动力。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煤、铁等矿物,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的主要能量来源。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四处笔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____
【示例】错误1原文:行星改正:恒星

某位同学动手操作,制作了如下图所示的太阳系的模型。



(2)请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评价该同学的作品,并提出修改建议____

成果2: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具有圈层结构,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各圈层基本平行分布;但在地表附近,各个圈层却相互渗透,存在物质交换。左图为同学们用橡皮泥加手绘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右图为表示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3)左图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____
(4)右图中的①②③④对应的地球圈层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3:地球的演化历史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其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地质年代的古地理环境不同,主要生命存在形式的特点也不同。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O₂含量变化示意图。



(5)图中的地质年代甲为______。科学家划分地质年代的依据是______
(6)读图可知,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演化的特点是______,生物的出现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是______
10 . 下图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A.B.
C.D.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