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1 . 某太阳能设备生产公司,测试新研发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聚热板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旋转,使聚热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地区的聚热板左右翻转幅度和竖直翻转幅度最大的季节分别是(     
A.春季和夏季B.夏季和夏季C.秋季和冬季D.冬季和春季
2.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下列地区最适宜大力推广“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是(     
A.京B.沪C.新D.川

2 . 地表反照率是指地表物体向各个方向反射的太阳总辐射量与到达该物体表面的太阳总辐射量之比,它决定着地表和大气间的辐射能量分配,会影响全球及区域气候。图为某地不同季节地表反照率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冬季地表反照率年际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导致曲线④反照率年际变化大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覆盖率B.太阳高度角C.土壤湿度D.积雪状况
2023-11-17更新 | 23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1-2题原题及变式题

3 .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长三角地区D.华北地区
2.下列现象与太阳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     
①岩浆喷发②“磁暴”现象③冰岛地热资源丰富④水的运动⑤树木生长⑥干扰有线电话接听
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⑤
2022-09-30更新 | 525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利用太阳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下面甲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乙图为地球表面各纬度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示意图。



(1)图甲B处为我国太阳辐射最贫乏的地区之一,与B处相比,分析A处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
(2)描述地球表面各纬度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
(3)说明我国大力开发太阳能的意义。

5 . 粮食安则天下安。中国粮食连年丰收,长期保持库存充足。下图示意建有粮库的四地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粮库所在地(     
A.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B.①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
C.冬至②地比③地昼更短D.④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
2.图中最符合天然低温、干燥库存条件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 . 门头沟区为北京唯一的纯山区,地处北京城区正西偏南。门头沟和斋堂两个气象站均位于门头沟区,门头沟站地处平原和浅山区过渡地带,斋堂站属于高山站,位于门头沟区中部。下图示意北京市门头沟站和斋堂站月平均日照时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斋堂站月平均日照时数多于门头沟站的原因可能是斋堂站(     
A.地势高B.纬度高C.距海近D.人口多
2.两站点5月平均日照时数均较6月多,其原因是5月(     
A.白昼长B.降水少C.植被稀疏D.昼夜温差大
3.导致两站点11月至翌年2月平均日照时数均较少的天气可能是(     
A.晴朗B.大风C.阴雨D.雾霾
2024-04-09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1-2题原题及变式题

7 . 读“大洋中典型的密度垂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A.各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速率一致B.大洋表层密度在南北方向的分布特征
C.大洋表层的密度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D.极地海域夏季融冰季节海水密度升高
2.相同吨位轮船吃水最浅的水域是(     
A.长江B.亚马孙河C.赤道海区D.高纬海区

8 . 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在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后,2017年9月我国在青海省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岩石圈描述正确的是(     
A.包括地壳和软流层B.全球厚度均一C.是岩浆发源地D.由岩石组成
2.干热岩位于(     
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
3.与太阳能发电相比,利用干热岩发电的优势是(     
A.受气候的影响小B.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
C.开发技术要求高D.资源分布范围更广泛
4.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薄的是(     
A.青藏高原B.死海C.马里亚那海沟D.贝加尔湖

9 . 读“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煤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     
A.生物能B.太阳能C.地热能D.重力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质历史上只有一次成煤时期B.煤层出现在上地幔底部
C.开采煤炭时大量释放二氧化碳D.成煤时期陆生植物繁茂

10 .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中最主要的能源,在甲、乙、丙、丁四城市所在省区的探明蕴藏量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乙城市所在省区的优势能源不包括(     
A.太阳能B.地热能C.水能D.天然气
2022-01-10更新 | 4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