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2019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 .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甲、乙两省会城市各月日均最高气温差值(甲市减乙市)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市相比,甲市(     
A.年温差更大B.纬度更低C.晴天更多D.降水更少
2.4月份,甲、乙两市(     
A.月均温相等B.最高气温相等C.昼长变化趋势相同D.昼夜状况相同
2023-10-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期末检测卷(二)人教2019选必一

2 .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9时36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据了解,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时,全球处于10月26日的区域占地球总面积的比例接近(     
A.0B.1C.1/2D.1/4
2.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轨期间,符合佛山市(113°E,23°N)昼夜时长差值变化趋势的是(     
A.B.C.D.
3 . 昼夜长短的变化与计算
(1)昼夜长短分布——抓“____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图所示:

(2)昼夜长短变化——抓“____
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南、北)移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3)极昼极夜范围——抓“____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2023-08-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章 地球运动的意义【速记清单】-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问一号探测器(包括“祝融号”火星车)是我国首次用于火星探测的仪器,2020年7月23日发射,2021年2月10日顺利进入环火轨道,2021年5月15日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并开展探测任务。火星平均公转速度为24.007km/s,公转周期约为686.971日,地球真正的公转周期为365日6时9分10秒。2021年5月20日北京监测中心接收到“祝融号”火星车拍摄到的第一批照片。图左为天问一号自地球出发至着陆火星简图。图右示意北京监测中心的地面光伏发电板,a支架具有收缩和拉长功能。


      
(1)相对于火星公转周期,地球公转周期较短,试根据材料说明原因。
(2)为了保证该光伏发电板高效率发电,指出在天问火星探测器发射至顺利进入环火星轨道期间,该光伏发电板a支架需要调节的具体情况。
(3)简述从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至成功登陆火星表面期间,北京监测中心地区光伏发电板发电量呈现上升趋势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气候倾向率反映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包括气温倾向率(反映气温的变化趋势,气温倾向率为负值,说明随时间的推移,气温呈下降趋势)和降水量倾向率(单位:mm/10年),常适用于表示深层地温的长期变化趋势。表示意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2005~2018年各月深层地温气候倾向率(单位:℃/10年)。完成下面小题。

土壤深度/m月份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0.80.6240.8462.4042.3632.2992.4092.2881.7231.4510.6840.2620.352
1.61.0311.0951.6551.8021.6951.7451.6811.3361.1851.0860.8950.945
3.20.8770.8790.9321.1061.3011.3521.4551.4290.9160.8440.7430.701
1.济阳土壤深层(     
A.全年热量传递方式完全相同B.地温季节性变化相对较小
C.0.8春季平均地温增幅最明显D.黑土冻土发育期持续延长
2.根据材料可以推测出济阳2005~2018年(     
A.气温呈上升趋势B.近地面风速变大C.污染物增多D.降水量增加
3.影响济阳土壤深度0.8m处的冬季和夏季地温气候倾向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土壤性质②昼夜长短③植被覆盖④太阳高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31更新 | 438次组卷 | 6卷引用:地理-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七省新高考通用)
6 . 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四地中,全年昼夜平分的是____;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最大的是____,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____,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____
(2)乙图中,A、B两线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A____;B____
(3)冬至日,为使嘉兴地区(30°N)的太阳能热水器获得最多的热量,该日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夹角α的度数最适合为____,此日后夹角α将____(增大或减小),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____(加快或变慢)。

(4)简述11月中旬③地昼夜长短情况及两月内的变化趋势。

7 . 2022年10月26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出发,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计划2023年4月上旬返回上海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批科考队员出发至返回期间,上海白昼(     
A.先变短后变长B.一直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一直变长
2.该批科考队员出发至返回期间,下图所示符合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趋势的是(     
A.B.
C.D.
3.通常对南极地区进行科考选择在每年12月至次年的3月,主要原因是该时段(     
①夜行生物丰富             ②利于极光观测             ③海冰范围小             ④气温相对适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 .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现象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A.极昼极夜B.日月升落C.花开花落D.四季转换
2.研究显示,自2020年年中以来地球的自转速率呈现加快趋势。如果地球自转速率持续加快,可能会造成(     
A.昼夜温差加大B.物体质量变重C.昼夜交替周期变长D.一天间隔变短
9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县约(113°E,34°N),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有一“长堤”(见下图),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利用它可以了解四季变化。



(1)右图中,当地球由乙处向甲处运动期间,太阳直射__________半球,河南登封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逐日向__________(填写方向)移动。
(2)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距离观星台最近之日,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日,该日地球位于图中公转轨道上的__________处。
(3)每日横梁在“长堤”上离观星台最近的投影出现时间比北京时间12:00__________(早或晚),原因是__________
2022-06-14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某年7月赴北极科考的“雪龙二号”科考船的一日航行轨迹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当日雪龙二号的航行里程最接近(     
A.111kmB.222kmC.333kmD.444km
2.该日雪龙二号的科考人员可能发现(     
A.太阳一直悬挂在天空B.昼长呈缩短趋势
C.在船头方向看到日出D.桅杆影子转幅小于180°
2022-04-24更新 | 122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衡水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