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英国“巨石阵”和我国陶寺古观象台相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巨石阵”(51.2°N,1.5°W)是一处古人天文观测遗址,在特定日期站在阵内的人可以看到日出、日落透过巨石缝隙的光线。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左图为“巨石阵布局示意图”,右图为“巨石阵景观图”



(1)左图中四个区域内,石头的连线与冬至日落时太阳光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若④所示太阳光线代表某日日落,20天后的X日看到相同方位的日落,则X日可能是_____

材料二:山西陶寺古观象台(35.8°N,111.5°E)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圆弧状排列。古人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位,可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左图为陶寺所在区域地形图,右图为古观象台平面示意图。




(3)以观测者为中心,古观象台夯土柱的布局可能是(     
A.B.C.D.
(4)日出方位从第2缝到第3缝期间,当地(     )(多选)
A.正午太阳高度变小B.昼夜长短差值变小
C.日落时刻逐渐推迟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5)夏至日,科研人员用圭表测到当天正午的圭尺影长比推断的陶寺文化时期当天的要长。同现在相比,陶寺文化时期(     )(多选)
A.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更大B.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
C.地球公转的速度更慢D.冬至日日出方位更偏南
(6)与我国同纬度的沿海地区比较,推测陶寺两至日日出时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 . 阅读我国陶寺古观象台相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陶寺古观象台(35.8°N111.5°E)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圆弧状排列。古人从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

材料二:陶寺位于黄土高原东部,风成沉积序列由黄土和红粘土交替叠覆而成。黄土里的含铁矿物,经过雨水淋洗氧化后会形成相对坚硬密实的红粘土层:没有经过雨水淋洗的土层则为黄色。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风成沉积序列剖面及窑洞分布示意,窑洞自下而上成层分布。左图为陶寺所在区域地形图,右图为古观象台平面示意图。



(1)以观测者为中心,古观象台夯土柱的布局可能是(     
A.B.C.D.
(2)日出方位从第2缝到第3缝期间,当地(     )(不定项选择,3分)
A.正午太阳高度变小B.昼夜长短差值变小
C.日落时刻逐渐推迟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3)与上海(31°N,121°E)比较,推测陶寺春分日日出时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从上图看,陶寺附近城镇大多数沿____分布,该地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____。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少该类灾害影响____
(5)请根据窑洞所处地层风成沉积序列,推测新生代时期当地的降水量变化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023-12-2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洋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等级考)期中考试试卷
3 . 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
时间日地距离角速度线速度
1月初(近日点)1.471亿km61′/d30.3km/s
7月初(远日点)1.521亿km57′/d29.3km/s

A.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B.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
C.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D.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
2012-11-19更新 | 532次组卷 | 8卷引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