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北京时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天宫”实现太空会师,这幅历史性的画面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读图回答问题

(1)神舟十四号和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会师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半球,向____移动,上海的昼____夜(长于、短于)、且昼将变____
(2)如图所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这一天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
(3)如图所示,这一天C点日落的方位是____
(4)比较ABCD四点的线速度大小____
(5)航天员乘组会师时,B点为________________分。
2023-02-13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北风呼啸,元旦将至。元旦过后的一个月,上海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是
A.昼短夜长,昼变长B.昼短夜长,昼变短
C.昼长夜短,昼变长D.昼长夜短,昼变短
3 .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西昌航天基地成功发射。11月8日,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标志着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嫦娥二号” 从发射到传回虹湾区影像图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昌的白昼越来越长
B.地球越来越接近远日点
C.温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
D.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2.对“嫦娥二号”卫星传输的虹湾区信息进行处理并绘制成易识别的图像,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RS)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D.国际互联网(Internet)
2016-11-26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2
13-14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区
A.高纬地区B.温带地区C.赤道地区D.回归线附近地区
2016-11-26更新 | 93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经度是      ,昼长是      小时,A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此时,A、B两地各有一位游客对太阳进行观测。简述两地观测到的相同和不同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