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中国空间站:

材料1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天空一号,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1日,航天员结束5个月的太空之旅,顺利返回地球。在此期间,“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内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7时46分,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空间站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材料2   图1为太阳系示意图,图2为大气垂直分层。

(1)我国古代把肉眼观察到的七个最亮天体,即日、月、金、木、水、火、土称为“七曜”。图1中代表木星的字母是_________,代表离地球轨道最近的类地行星的字母是_________,它们与地球公转运动有相似的特点:从地球北极上空看都按逆时针方向,具有同向性;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具有_________性;轨道倾角都不大,具有_________性。
(2)中国空间站的运行轨道位于图2中大气垂直分层的_________层(选填:A.热层B.中间层C.对流层D.平流层),该层的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_________(选填:A.递增B.递减)。
(3)最有可能会对“天宫课堂”正常向地球传输信号造成影响的是(     )(单选)
A.耀斑爆发B.黑子减少C.雾霾天气D.极光干扰

(4)当神舟17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空间站对接时(     )(单选)
A.莫斯科(55°N,37°E)繁星点点B.伦敦(52°N,0°)日薄西山
C.纽约(40°N,74°W)华灯初上D.洛杉矶(30°N,120°W)夜深人静

(5)航天员留驻空间站期间地球公转线速度(     )(单选)
A.先变慢后变快B.逐渐变慢C.先变快后变慢D.逐渐变快

(6)航天员驻留空间站期间,上海(     )(单选)
A.日出方位是东北B.正午物影先变长后变短
C.日落时间逐日推迟D.白昼先变长后变短

(7)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探究其成因,将下列字母填在数字后的横线上完成逻辑框架图。
A.地球表面的温差较小       B.比较稳定的太阳光照       C.具有适宜的大气条件       D.日地距离适中

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2024-04-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控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2月21日北京(40°N,116°E)的李老师从首都机场出发,飞往芝加哥(42°N,87.5°W)参加研学交流,下图为飞行路线示意图及航班信息。



(1)此次飞行时长为____
(2)飞机降落当日,芝加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该日过后一个月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

在下图所示的全球经纬网中,飞机降落时,A点正值日落。



(3)在上图中绘制飞机降落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要求用阴影表示夜半球,用文字标注晨线(在图上)____。描述此日南半球的昼夜分布状况____

材料二:上海的小明同学结合所学地理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如下。下左图为他模拟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下右图是他平时跑步的路线图。



(4)如左图,小明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模拟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①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同②保持地轴与公转轨道成23°26′的夹角
③保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B.上海正午旗杆的影长增大
C.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D.赤道的日出时间提前

(6)如右图,小明同学平时日出时从A地出发,顺时针方向匀速绕湖一圈。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关于他出发跑步时间(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3月1日到5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B.4月1日到6月1日出发时间提前
C.5月1日到7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D.6月1日到8月1日出发时间提前

(7)春分日时,如果跑步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则太阳在小明右前方的路段是(     
A.A路段B.B路段C.C路段D.D路段
2024-01-1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3 . 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为____半球。
(2)这一天的节气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3)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是____,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____
(4)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____,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
(5)图中B点的纬度是____,经度是____,位于____(填时区)。
(6)这一天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
(7)ME和MF两条弧线中,表示晨线的是____
(8)这一天日出时分,北京某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朝向是____
2024-01-11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高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4 . 上海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正午“立竿测影”的方法学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读图回答:

1.下列测量日期中α角最大的是(     
A.1月1日B.5月1日C.9月1日D.10月1日
2.下列节日中,影子最长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2023-12-2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南汇县泥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我国陶寺古观象台相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陶寺古观象台(35.8°N111.5°E)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圆弧状排列。古人从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

材料二:陶寺位于黄土高原东部,风成沉积序列由黄土和红粘土交替叠覆而成。黄土里的含铁矿物,经过雨水淋洗氧化后会形成相对坚硬密实的红粘土层:没有经过雨水淋洗的土层则为黄色。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风成沉积序列剖面及窑洞分布示意,窑洞自下而上成层分布。左图为陶寺所在区域地形图,右图为古观象台平面示意图。



(1)以观测者为中心,古观象台夯土柱的布局可能是(     
A.B.C.D.
(2)日出方位从第2缝到第3缝期间,当地(     )(不定项选择,3分)
A.正午太阳高度变小B.昼夜长短差值变小
C.日落时刻逐渐推迟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3)与上海(31°N,121°E)比较,推测陶寺春分日日出时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从上图看,陶寺附近城镇大多数沿____分布,该地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____。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少该类灾害影响____
(5)请根据窑洞所处地层风成沉积序列,推测新生代时期当地的降水量变化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023-12-2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洋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等级考)期中考试试卷
6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121°E,31°N)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内开展了地球运动相关学习活动。小组成员测量并记录了某日某时段学校旗杆影子的朝向和长度(图1),其中OA和OB影子长度相同。图2示意学校教学楼和旗杆的相对位置。


(1)当旗杆的影子为OE时,教室里时钟的时间显示为____;当OE达到年中最短值时,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
(2)从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OE的长度有何变化规律?
(3)小组成员记录了某时段连续四天的日出日落时间表(下表),此时可能是(     
日出时间日落时间
06:05:1317:04:43
06:06:0117:03:53
06:06:4917:03:03
06:07:3817:02:15
A.2月B.4月C.8月D.10月

(4)请帮助该小组绘出OE达到一年中最短值时的昼夜分布图(要求:在下图中绘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7 .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该俯视图为____半球,自转方向呈____时针。
(2)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G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G所在经线的____(东或西)侧。
(3)图中E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E点的昼长时间是____
2023-12-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沪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8 . 下图是某房地广公司在澳大利亚悉尼(35°S)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该幢商品房阳台朝向为____方向(A.南或B.北)
(2)造新楼全年不能遮挡原楼底层的阳光,那么设计者在规划两楼间距时,需考虑悉尼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____(A,6月21日或B,12月21日)前后的太阳高度和____(A.原楼或B.新楼)的高度。
(3)当阳光照进新楼内面积最大时,上海盛行____风(填风向)。
(4)当阳光照进新楼内面积最小时,亚欧大陆的出现强大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压,它切断了____气压带,此时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____风(填风向)。
2023-12-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9 . 读以下极地光照图,回答以下问题。

(1)此时表示的北半球的____节气,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
(2)图中表示晨线的是____,乙的日出时间为____,甲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
(3)甲、乙时间较早的是____(A.甲或B.乙),这是由地球的____(A.自转或B.公转)造成的。此时,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这是由地球的____(A.自转或B.公转)造成的。
(4)过三个月后,上海市的昼夜长短与如图____的昼夜情况基本一致。

注:图中阴影代表黑夜,白色代表白天。

2023-12-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10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亚市(18°N,108°E)地处海南岛南端(下左图:海南岛地形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图示意三亚全年气温变化(下右图)。


材料二不同地区“立竿见影”现象不同,三亚市每年有两次正午出现“立竿无影”现象。另外,甲、乙、丙三地同学也设计了“立竿见影”探究学习活动。6月22日,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直立杆(杆长1米)的影子长度。下图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影长变化图。



(1)三亚市“立竿无影”现象发生在6月1日正午,估算三亚市某地再次出现“立竿无影”现象的日期为(     
A.5月15日B.6月22日C.7月15日D.9月23日

(2)分别写出甲乙丙三地的经度,甲____、乙____、丙____
(3)判断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____,并说明理由。
(4)图中①地文昌是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分析该地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
(5)比较三亚市冬季和夏季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023-12-0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