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11月20日,第22届世界杯在卡塔尔开幕。这是世界杯第一次在阿拉伯地区举办,也是史上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办。卡塔尔国土面积只有1.1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5.8万。世界杯期间有120多万外国球迷入境卡塔尔,平均逗留4~5天。

材料二:中国是卡塔尔最大的贸易伙伴,“义乌制造”产品几乎占到本届世界杯周边市场商品(旗帜、喇叭、足球、球衣、大力神杯摆件等)份额的70%。义乌是全球知名的国际商贸城市,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城市。图示1意卡塔尔区位,图2示意多哈各月平均气温与降水量。

(1)在下图中绘制12月22日多哈(25°16'N,51°32'E)太阳视运动轨迹(图中需包含:日出、日落、正午太阳方位,轨迹线,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度数)。

(2)卡塔尔申办世界杯时曾饱受质疑,请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征指出其原因。
(3)说明“义乌制造”产品占本届世界杯周边市场份额70%的主要原因。
2024-01-24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卷A(高一地理·期末真题·必刷卷)-【期末真题·必刷卷】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综合测试卷
2 . 2023年9月23日到10月8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举行。本次亚运会践行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给杭州都市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

材料二:2023年6月15日北京时间9点,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行。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

材料三:杭州有“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之称,高科技企业聚集;以其为中心的杭州都市圈,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辐射杭州湾、接轨大上海。目前正在构建杭州至长三角中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市域“三个1小时交通圈”综合性国际交通枢纽城市。

(1)本次亚运会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行火种采集,主要采用凹面镜对太阳的聚光作用点燃火炬。该凹面镜朝向正南方,为了快速点燃圣火,火炬头放置的最佳位置在凹面镜____(选择:A中心偏东B中心偏西)。推测先民在良渚古城外围修筑水利系统工程主要是为了____(选择:A养殖和发电B防洪和灌溉)。
(2)杭州亚运会会徽中的互联网符号反应杭州城市特色。近年来,电子商务产业在杭州发展迅速,其对区域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①加快了物流、人流、信息流等关联网络的建设②直接决定了杭州向大都市发展的进程
③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有利于区域产业的平衡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开幕式主火炬燃料首次创新使用绿色零碳甲醇燃料,我国发展零碳甲醇能源可以(     

①通过捕集和封存CO2,改善大气环境质量②降低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优化产业结构
③改变富煤少油的资源禀赋,保障能源安全④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障资源和环境安全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4)亚运会期间,宾客们欣赏到了钱塘江“八月十八潮”。形成钱塘江大潮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杭州湾的喇叭口地形②日、地、月天体间的引力③钱塘江入海径流量减小④盛行陆风的推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从气候角度分析组委会避开6-8月在杭州举行亚运会的主要原因。
(6)下图中最接近杭州亚运会闭幕日这一天的全球昼夜情况的是(     
A.B.
C.D.
(7)亚运盛事,为杭州都市圈的城市带来了发展机遇。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说明杭州在杭州都市圈中辐射功能最强的主要原因。
2023-12-14更新 | 424次组卷 | 3卷引用:热搜题 新高考二轮 专题02 地球运动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家住北京的小李同学利用暑假时间跟家长一起前往某低碳环保小区看房。左下图为某幢楼两种主要户型图。

材料二:考虑低碳环保,小区使用某科技公司研发制造的“追日型”太阳能路灯照明。该设备的太阳能电池板可随太阳升落的轨迹进行上下、左右“追日”旋转,保证电池板以最佳角度朝向太阳,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右下图为“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示意图。



(1)从气候角度考虑,请你在两款户型中为小李一家推荐一款并说明理由。
(2)若在该幢楼的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全年不能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请列举设计师要考虑的因素。
(3)若“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在北京和海口使用,说出夏至日两地太阳能电池板“追日”旋转的差异。
2023-12-06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04 中国航天交出亮眼成绩单-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训练
4 . 下图为某一时刻地球局部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3.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________分,此时北京正处于____(黑夜或白昼)。
(3)这一天,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____,B地的日落方位是____
(4)弧线AB表示____(晨或昏)线,由A地向O地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将会向____(东或西)偏转。
(5)图示时刻,东半球“今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值是____(用分数表示)。
2023-09-27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月考卷一 地球的运动、地表形态的塑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结合图文资料,完成小题。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某同学去北京(40"N)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赤道式日晷示意图(右图)。(赤道式日晷依照使用地的纬度,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盘上的刻度等分,晷针指向北极星,晷针平行于地轴。)左图为某极点俯视图。


       
(1)左图所示日期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②点的昼长为____
(2)读左图,①、②、③、④四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为____
(3)根据右图可以判断,该同学观测日晷的时刻约为____。该晷面与地面的夹角为____,左图所示节气过后,请推测故宫日晷正午时晷针影长开始____
(4)描述该节气过后1个月,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6 . 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21日,我国某地的小美同学测得,家中2米高的落地窗户此刻在地上的影长约为0.73米。下表为部分角度的正切值,图为小美同学家中实景示意图。

部分角度的正切值

角度(°)tan角度(°)tan角度(°)tan
501.19652.1477.54.51
52.51.3067.52.41805.67
551.43702.7582.57.12
57.51.5772.53.178511.43
62.51.92753.7387.522.90
   
(1)写出小美同学家的地理坐标(不用写出计算过程)。
(2)分阶段描述从该日开始,每日的同时刻窗户的影子大小及位置的变化,直至其与当前完全一致时为止。
7 .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上海某学校的学生,于2021年6月15日至8月15日到左图区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地理考察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在A地与当地学生交流时,其中一位学生为A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画了一张示意图(右图)。请判断该图是否合理,并用图中信息举两个例子说明理由。

材料二:读太阳光照侧视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回答下列问题。

   

(2)若只考虑纬度因素,ABC三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是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是____
(3)D所在的半圆弧为____(晨线/昏线)。此后三个月内,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____。(变大/变小)。
(4)此日,B日出____方向;D地的昼长为____小时,日落____方向。
(5)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此后的半年内,D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的变化为____
2023-06-10更新 | 245次组卷 | 5卷引用:3.2 昼夜更替和晨昏线的判读-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微考点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8 . 读极地投影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0°经线的交点。回答下面各小题。

(1)据图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____(顺、逆)时针转动:处于极夜的地区范围是____
(2)图示为北半球____日(节气);当天地球绕日公转线速度____(变快或变慢)。
(3)B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时,太阳直射点坐标____
(4)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次日起,郑州昼夜长短变化趋势为____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某地(43°N)冬季寒冷,降雪校少,大风日数多。最初,该地根据山东“寿光型”日光温室的结构和参数(L=3.6米,H=4.5米,T=1米,D=5米)建造日光温室(下图),发展越冬果菜生产,但由于未能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特征,建成后的温室保温效果不够理想。为此,某科研团队通过计算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α,tanα≈0.435),指导当地农民调整日光温室间距(D),还对墙体厚度(T)、草帘和温室朝向等方面进行改造,使温室内气温较改造前有明显提升,午后至夜晚增温效果尤为显著。



结合自然环境特征,解释该地为提升保温效果对日光温室的各项改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赤峰市及附近区域略图。


材料二:白灾是在冬季引起牲畜大量死亡的一种气象灾害。近年来,赤峰市游牧民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定居,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点,在居民点附近种植饲草发展畜牧业。赤峰市发挥当地优势,发展通过种(种植业)——养(畜牧业)—加(加工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

材料三: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图1中某地进行天文观测。图2为地轴与北极星关系示意图。图3为该地测得的北极星高度。在北京时间12时16分测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


(1)与游牧相比,阐述定居后牧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分析赤峰市发生白灾的自然原因,并说明定居后牧业抗灾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
(3)分析赤峰市有利于形成“种-养-加”产业链的条件。
(4)根据图3用实线绘出观测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说出观测地相对于赤峰市的方位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