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的区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以下小题。



1.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昼夜半球的分界线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
C.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平分赤道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
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B.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
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D.③地的昼长大于④地
3.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     
①地球公转的变化②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 .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27秒,搭载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准时点火发射,飞船与火箭分离后进入预定轨道,并于当天下午与绕地飞行的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对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二号”发射时间精确到秒是为了(     
A.寻求最佳发射速度B.等待合适发射天气C.节省轨道对接能耗D.减少太空辐射影响
2.空间站24小时内可看到多次日出日落是因为(     
A.地球对光线多次阻挡B.在轨太阳高度角偏小C.空间站自转速度较快D.空间站飞行速度较快
2023-08-08更新 | 227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设定人们利用地球发动机反向喷射使地球停止自转,再开动全部发动机让地球加速至逃逸速度脱离太阳系,到达距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系的合适轨道,维系人类的生存。下图为地球“流浪”示意图。地球停止自转,地球的一些地理现象就会消失,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B.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C.世界各地昼夜交替的变化D.世界各地季节的变化
4 . 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的。(     )
2021-09-2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必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甲中弧线ABC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为黑夜,图乙为极地俯视图。据此回答问题。

(1)请把图甲中的晨昏线转绘到图乙中,并用表示夜半球。
(2)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快、慢),该季节南京的气候特征是____。
(3)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____。
(4)下图能正确反映a地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是____。(注:横坐标为北半球节气)

10-11高一上·浙江杭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
C.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D.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2020-01-02更新 | 213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昼夜现象B.昼夜长短的变化C.四季变化D.太阳东升西落
2020-01-01更新 | 8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8 . 只有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范围才基本相等。
9 . 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球上昼夜的形成原因是
A.地球不停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D.黄赤交角的存在
2.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从图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C.此日太阳直射赤道
D.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016-12-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扬州中学期中调研测试高一地理试卷
10 . 下图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10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成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昆仑站B.中山站C.南极点D.长城站
2.上述四地中,角速度相同的点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3.下列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
A.日食现象B.昼夜更替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早
2016-12-12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苏镇江崇实女中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