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爆发性浓雾是指在30分钟内大气能见度骤降到500米以下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某年4月16日厦门机场遭遇的一次爆发性浓雾,导致机场运行近乎瘫痪。图示意当年4月16日17:00厦门岛及周边地区气温分布和该日厦门机场大气能见度、气温和云量(将天空分为十等份,天空被遮住几份,云量就是几)的变化。



(1)指出该日厦门机场爆发性浓雾开始出现的时间,并说明判断依据。
(2)分析该日18:00以后,厦门机场大气能见度迅速下降的原因。
(3)推测厦门爆发性浓雾发生前的天气特点,并说明理由。
(4)为提高爆发性浓雾预报的准确性,列举机场附近气象站应实时监测的气象要素。

2 . 中国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384千米、远地点高度约为395千米,与赤道的倾角约为42º,公转周期约为90分钟。为了开发太空资源,我国已建成由多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轨道高度约36000千米)组成的天链中继卫星网,可以实现天地通话不中断。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15:45,天宫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课长近60分钟。如图示意天宫空间站某时段连续两个绕地公转周期其轨迹在地球上的投影(灰色部分为夜半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天宫空间站轨道同一高度的大气层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天气复杂多变B.大气水平运动显著
C.出现极光现象D.大气处于真空状态
2.图示这一天,我国各地(     
A.昼长夜短B.昼长渐长C.日出东南D.夜长渐长
3.根据天富空间站运动特征,下列关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投影轨迹①出现时间早于轨迹②
B.可以出现在我国任何地方的正上方
C.“天宫课堂”第三课授课期间始终位于我国上空
D.相比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太阳能补充受昼夜变化影响小

3 .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以长波辐射为主B.②——阴天比晴天强
C.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D.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2.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②增强,③减弱B.②减弱,③增强C.③增强,④减弱D.②减弱,④增强
3.风、霜、雨、雪等天气过程发生在(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臭氧层
2023-03-15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我国黄海、东海海域是海雾多发区。春季,来自东部和南部的暖湿气流活跃,在海洋锋(海洋表面温度梯度锋,是温差较大海水的狭窄过渡带)冷海面一侧多发生海雾,而海洋锋以南的暖海面上则以层云为主。下图是春季我国黄海、东海海面海洋锋附近海雾发生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东海和黄海海面受反气旋影响以东南风为主,反气旋应位于该海域的(     
A.北部B.南部C.西部D.东部
2.海洋锋南北两侧天气不同,主要是由于(     
A.大气水平运动不同B.大气垂直运动不同
C.海面温度梯度不同D.海面湿度状况不同
3.冷海面一侧海雾只出现在低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面蒸发水汽量较少B.高层大气水汽蒸发较快
C.高层大气较低层风大D.大气稳定限制水汽运动

5 . 2021年9月27日14时19分,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00°E)点火升空,将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送入650千米的预定轨道。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是一颗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完成下面小题。

1.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     
A.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B.工作中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多变的天气
C.其绕地运行的线速度比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小
D.所处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
2.发射时(     
A.全球与酒泉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是大于1/2
B.北京的观众可以在15时19分收看同步直播
C.发射场地物的日影正朝向东南方向
D.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最大
3.与海南文昌发射基地相比,甘肃酒泉发射基地(     
A.白昼更长B.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
C.自转线速度更大D.昼夜变化幅度更大
2023-02-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6 . 垂直温度梯度指在垂直方向上每变化100米高度气温的变化值,并以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为正值,下图示意某市城郊秋季某时段垂直温度梯度时空变化图(单位:℃/100米),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8时—16时30分B.16时30分—次日7时
C.7时—23时D.23时—次日5时
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500米B.350米C.150米D.100米

7 . 2022年10月31日傍晚,朋友圈被深圳网友们刷屏,大家纷纷上传自己拍到“红遍天”的晚霞美景。下图为深圳某高中老师在校园内拍摄到的晚霞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晚霞出现在大气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大气
2.下列因素中对晚霞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①大气散射作用②大气保温作用③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④大气中的氮和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14更新 | 41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对流层大气的气温随高度增加逐渐降低,理论上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但不同时间,不同地方,同一地方不同高度气温的垂直递减率会不同,带来的影响也不同。读a,b两地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问题。

有关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纬度低于b地
B.只考虑大气上升运动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最低跳伞高度a高于b
C.5000米以上高度垂直递减率a地低于b地
D.飞机在5000米高度飞行较为平稳的是b地
2023-02-01更新 | 44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仙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9 . 读下面“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处气温变化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a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B.b层:臭氧大量吸收波长较长的紫外线
C.c层①处:二氧化碳较少,吸收的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较少
D.c层②处:氧原子大量吸收波长较长的紫外线
2.下列关于图中a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自上而下变化较小,有利于飞机航行和无线电短波通信
B.温度自上而下变化较大,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以平流运动为主,温度自下而上降低
D.以对流运动为主,温度自上而下降低
3.下列关于地球各大气层热量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平流层顶部B.平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对流层顶部
C.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D.对流层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2023-01-28更新 | 67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综合训练地理试题(二)

10 . 西宁市四面环山,分布在湟水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河谷中,每年冬春季节逆温频率较高,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冬季逆温频率较高的原因是(     
①冬季昼短夜长②冬季空气干燥③冬季风势力强④冬季山坡温度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逆温对沙尘天气有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     
A.减弱了空气下沉运动B.增加了大气降水频率
C.降低了地面升温速率D.减弱了空气上升运动
2023-01-18更新 | 5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