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 . 垂直温度梯度指在垂直方向上每变化100米高度气温的变化值,并以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为正值。下图示意某市城郊秋季某时段垂直温度梯度时空变化图(单位:℃/100米),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8时-16时30分B.16时30分-次日7时C.7时-23时D.23时-次日5时
2.此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A.空气对流减弱B.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C.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D.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减少
2022-11-21更新 | 41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2 . 干旱、半干旱区的绿洲和荒漠的性质差异,引起气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造成了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下图示意7月河西走廊某绿洲与荒漠间测得的距地面5m和10m的气温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绿洲内的玉米田经常灌溉,与灌溉前相比,灌溉后白天(     
A.气温下降,最高气温峰值提前B.气温上升,最高气温峰值提前
C.气温下降,最高气温峰值滞后D.气温上升,最高气温峰值滞后
2.在大气较稳定且风速中等的晴朗白天,绿洲往往形成稳定的逆温,图中绿洲逆温现象开始于北京时间(     
A.8:00B.12:00C.17:00D.20:00
3.绿洲与荒漠间的局地热力环流除了造成温度的变化外,还能造成(     
A.荒漠下部减湿B.荒漠下部增湿C.绿洲上部增湿D.绿洲下部增湿
2022-11-21更新 | 886次组卷 | 24卷引用:地理-学科网2021年高三1月大联考(新课标Ⅱ卷)

3 . 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这种现象称为逆温。有人说,逆温是雾霾的帮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逆温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逆温发生于对流层较为普遍B.阴雨天气下,逆温现象更严重
C.图示逆温现象易发生在日出后D.逆温下大气保温作用强
2.逆温层成为雾霾帮凶的原因是(     
A.逆温使得工业污染排放量增多B.逆温层的存在有利于大气污染的扩散
C.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D.逆温层的存在使城市局部地区污染严重

4 . 大气层自下而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空气易产生对流,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下图示意某年夏季北极科考“雪龙”号考察船探空观测数据,包括北极太平洋扇区和白令海的大气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的垂直变化状况(阴影部分为标准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确定图中大气对流层顶高度的气温指标是(     
A.气温垂直变化由降低转为升高B.气温垂直递减速率增大
C.气温垂直变化由升高转为降低D.气温垂直递增速率减小
2.科考队员观测到60°N附近对流层高空有一个西风急流带,其形成原因可能是该地(     
A.摩擦力较其他纬度小B.西部气压远高于东部
C.南北两侧的温差较大D.下垫面海陆相间分布
3.与对流层相对湿度垂直变化速度关联最紧密的因素是(     
①大气逆温②海拔高度③高空急流④气压高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2-11-16更新 | 863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

1.长征五号B遥三运火箭进入预定轨道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气温变化可能是(     
A.递增→递减→递增B.递减→递增→递减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2.长征五号B遥三运火箭发射地文昌对流层的厚度最接近(     
A.8—9kmB.10—12kmC.17—18kmD.4—6km
3.下列关于长征五号B遥三运火箭穿过的大气层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平流层看到大雁南飞
C.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大量的紫外线D.高层大气有若干电离层

6 . 读我国某山地山顶和山谷的气温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中信息可知(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B.山顶气温日较差大于山谷
C.山顶气温日较差冬季大于夏季D.夜间的大气比白天稳定
2.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谷地多夜雨,降温快D.夜间吹山风,冷空气容易在谷地积聚
3.该地区冬季山顶气温全天都高于谷地,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山坡冻害多于谷底B.谷地空气污染严重
C.谷地易产生扬尘天气D.山顶积雪覆盖时间长

7 .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称之为逆温。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是向上输送的,表现为蒸发过程,而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称之为逆湿(下湿上干)。下图为塔克拉玛千沙漠某年9月至次年8月流沙前缘近地面2.0m与0.5m高度之间的温度和湿度差值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间段内,该地区开始出现逆温现象的月份是(     
A.4月B.7月C.10月D.12月
2.当地逆温、逆湿现象的季节变化特征是(     
A.逆温强度夏季大于冬季B.两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冬季
C.逆湿现象夏季更加明显D.两种现象出现呈正相关关系
3.流沙前缘出现逆温、逆湿现象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A.改善土壤条件B.导致沙漠扩张C.增强空气对流D.加剧沙尘暴危害

8 . 飞机颠簸是指飞机在飞行中遇到乱流而突然出现的忽上忽下、左右摇晃及机身振颤现象。飞行颠簸层高度一般不超过海拔1000m,强颠簸层高度只有几百米,颠簸层水平范围多数在100km以内。气流流经山脉时,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速度增大,亦使飞机颠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4月我国西南高原航线飞行颠簸次数明显偏多的原因主要是(     
A.风向变化频繁B.降水日数较多C.太阳辐射较强D.冰雪反射较强
2.由青藏高原经横断山区飞往云贵高原的飞机发生颠簸的概率会(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3.若飞行员正在低空飞行时屏幕上显示前方有强颠簸区,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速前行B.调头返回C.迅速爬升D.向下俯冲

9 .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偏高的数值,在晴朗微风的静稳天气条件下热岛现象显著,下图为天津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曲线(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地面大气下冷上热为逆温现象,往往形成静稳天气。由图推测,天津逆温最显著的是(       )。
A.白天的市区B.白天的郊区C.夜晚的市区D.夜晚的郊区
2.研究表明天津的热岛强度大小对东、西郊区海风有明显影响,具体表现为(       )。
A.热岛强度大,东郊海风增强,西郊减弱B.热岛强度小,东、西郊海风均增强
C.热岛强度大,东郊海风减弱,西郊增强D.热岛强度小,东、西郊海风均减弱

10 . 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垂直温度梯度指在垂直方向上每变化100米高度气温的变化值,并以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为正值,下图示意某市城郊秋季某时段垂直温度梯度时空变化图(单位:℃/10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8时-16时30分
B.16时30分-次日7时
C.7时-23时
D.23时-次日5时
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100米B.150米
C.350米D.500米
3.对流层出现逆温时,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的主要原因是(     
A.抑制了对流层空气的对流上升
B.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
C.增强了对流层空气对流上升
D.阻挡了对流层空气的水平运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