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超强的火山爆发会将大量的火山灰等物质抛射到大气当中,并伴随着大气环流扩散至全球,在大气层中形成持续飘荡的微粒和气溶胶,对全球的气候造成严重的影响。下图为火山爆发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停留在平流层的微粒和气溶胶(     
A.减弱了平流层的对流运动B.加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C.减弱了对地面辐射的吸收D.加强了太阳风对地球影响
2.超强火山爆发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A.气温降低,降水减少B.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C.气温降低,降水增多D.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的4-5月份,白天9时至午后14时之间,在晴朗和风速不大的条件下,观察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目标物时,往往出现强烈的颤动现象,近地层犹如受着火炉的烘烤一样,热气腾腾,当地群众把开垦地上这种光学现象称为“地气上升”。

春季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出现地气上升现象时,能把开垦地土壤中的细小颗粒物带出并形成扬尘,严重时扬尘可发展到数十米以上,使大气浑浊度升高,气温日较差较小。下图为白天开垦地和草地地面温度的平均变化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运用大气受热原理阐释发生严重扬尘时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原因。
(2)推测白天开垦地和草地近地面空气平均温度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 . 把地面及大气看成一个整体,称为地气系统。该系统的热量收支差额称为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其中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支出部分为散失到宇宙空间中的地面和大气辐射。下图为“非洲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单位:卡/厘米)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热量的支出量取决于地表植被状况B.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大气逆辐射
C.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D.云层越厚,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多
2.影响甲、乙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天气状况B.纬度位置C.海拔高低D.海陆位置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气中经常发生的阴、晴、风、雨、雪等天气现象,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关系。2021年某月,青岛市经历了一次天气变化过程。下表示意该时段的相关天气信息。

日期22日23日24日25日26日27日
气温(℃)3~12-4~8-7~-3-9~-4-8~-3-4~4
天气变化14时由晴转阴白天小雪
夜晚多云
风力风向
(1)指出影响本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名称。
(2)23日与24日最高气温差异较大,分析其原因。
(3)说明青岛本次降雪的形成条件。
2022-09-05更新 | 38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5 . 某剧组12月5日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拍摄节目。图左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图右为月牙泉地区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A.②弱、③强B.①强、③弱C.②强、④强D.②强、④弱
2.剧组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     
A.①的减弱B.③的增强C.④的减弱D.①的增强
2022-06-19更新 | 670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邹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

6 . 季风爆发是指西南季风在印度半岛的建立过程。受季风爆发的影响,中国南海地区的天气由干燥、少云转为多云、多雨,而表层水温保持相对稳定。2000年5月10~13日和6月8~12日,南海地区经历了2次明显的季风爆发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一次季风爆发时,中国南海地区(     
A.太阳辐射增强B.海水蒸发减弱C.海面辐射增强D.海面风力减弱
2.与第一次季风爆发相比,第二次季风爆发时中国南海地区获得的短波辐射量明显增加。推测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大气辐射增强B.海洋热量净增C.季风风力较弱D.空气对流较弱
2022-05-31更新 | 855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暑假开学收心考试地理试题

7 . 风光互补技术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两种发电系统在同一个装置内互为补充,给设备供电的一种新技术。下图为西北地区某草原上的风力、光伏发电设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光互补技术在该地的使用,有利于(     
A.第三产业发展B.节约电力资源
C.降低发电成本D.改善能源结构
2.该发电设施的光伏发电镜面做了特殊涂层处理,主要目的是(     
A.抗氧化B.抗风沙C.防老化D.防雨浸
3.图中所示大规模发电设施的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A.增强太阳辐射,使电站局部地区气温升高
B.反射太阳辐射,抑制设施下面的植被生长
C.增大地表蒸发,加剧电站所在地区的干旱
D.增强大气运动,增大电站所在地的降水量

8 . 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下图为同学们根据数据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年平均和某年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热岛强度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白天强白天城区人为排放的热量较多
B.白天弱白天城区多雾霾反射太阳辐射
C.晚上强晚上郊区排放热量少且散热快
D.晚上弱晚上郊区多云雾保温作用较强
2.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郊区积雪积存时间长②郊区积雪保温作用强
③城区工厂生产停工多④城区家庭取暖耗能多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 . 2019年1月8日,搭载“月面微型生态圈”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面,培育出第一株棉花嫩芽,但相隔不久又枯萎凋零。“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罐子”里面有棉花种子、蚕卵、土壤、水、空气及科研设备等。着陆月面后,控制系统向土壤中放水,9天后进入月夜期。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月面微型生态圈”与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相比(     
A.空气足、水分足B.重力大、辐射弱
C.重力小、辐射强D.土层厚、肥力强
2.棉花嫩芽最终未能存活,其原因最可能是(     
A.夜间温度太低B.土壤条件不适宜C.水分条件不足D.紫外线辐射较弱

10 .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地面获取热量有关的热传递环节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雾霾的出现,引起图中②③环节的变化是(     
A.②③都减弱B.②③都增强C.②减弱,③增强D.②增强,③减弱
3.相邻两日,后一日的气温日较差明显增大,则天气变化最可能的是(     
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由晴转阴D.由阴转晴
2022-01-17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