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国境内,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面积6300平方千米,在世界高山湖泊中水深居第一、集水量居第二。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近年来,湖区春季降水增多,积雪融水大量增加,受其影响,湖区春季气温在一定程度有所下降。



(1)简析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原因。
(2)与西岸相比,伊塞克湖东岸的降水总量较____(多/少),并说明原因____
(3)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伊塞克湖区春季降水和积雪融水增多使气温降低的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孟买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分明,雨季降水特别丰富。以下左图是孟买区位略图,右图是孟买气温降水统计图。


   
(1)与旱季相比,说明孟买雨季降水形成的有利条件。
(2)简述孟买7月份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
(3)孟买5月份气温高于6月份,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300km2,是世界较大的高山湖泊之一。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中亚地区有名的度假胜地之一。近年来,湖区春季降水增多,积雪融水大量增加,受其影响,湖区春季气温在一定程度有所下降。


      
(1)分析伊塞克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原因。
(2)推测该湖所在地区降雨丰富的地点,并解释原因。
(3)从大气受热过程分析伊塞克湖区春季降水和积雪融水增多对气温的影响机制。

4 . 海洋大气粉尘是海—气相互作用的桥梁,东北印度洋大气粉尘沉降通量(反映颗粒物浓度水平)季节差异显著。研究表明,海洋大气粉尘沉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变暖。下图示意北印度洋海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印度洋大气粉尘沉降通量出现最大值的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的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
2.海洋大气粉尘沉降可缓解气候变暖,主要是粉尘沉降能(     
A.增强地面辐射B.增强大气逆辐射
C.削弱太阳辐射D.促进浮游植物生长

5 . 一位蓝天白云下纵意生活,无意打扰城市喧嚣的藏族少年,用一张未加胭脂粉末修饰的黝黑脸庞,带上原生态的高原红,眼睛清澈却散发出粗犷美立刻登上热搜,引爆了一场全网舔屏的狂欢。据此和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高原蓝天现象(     
A.与大气的反射有关B.与大气的吸收有关
C.与大气的散射有关D.与大气的成分有关
2.丁真的服饰是藏族传统服装,早晨外出要穿着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热得受不了,于是只得穿一只袖子,甚至两只袖子都不穿,围系在腰间。一到傍晚,天气又变冷,两只袖子又都得穿上。这种习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②大气逆辐射弱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6 . 坦噶尼喀湖(图左)是世界第二深的湖泊,旱季(810月)风向稳定、风力强劲。该湖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传输主要通过传导对流和潜热输送。图右示意19956月~19966月坦噶尼喀湖△T(即湖水温度减湖区气温的差)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与北美五大湖的雨季相比,坦噶尼喀湖的雨季潜热输送多,主要是因为(     
A.传导对流弱B.湖泊面积大
C.湖水温度高于气温D.湖面湿度高于陆面
2.与图示其他时段相比,8~10月坦噶尼喀湖△T较小,主要是因为该时段(     
A.底层冷湖水上泛B.大气保温作用强
C.湖面潜热输送少D.湖面长波辐射弱
3.随着区域气候变暖,坦噶尼喀湖(     
A.湖面与陆面气温差异减小B.湖面与空气温度差异增大
C.湖水温度东西差异减小D.湖水温度垂直差异增大

7 . 太阳落下地平线并不完全代表夜晚来临。天文学意义上的夜晚,是从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18°开始计算的,此时太阳的暮光消失,夜晚真正来临,这才是开始观测星空的正确时间。近年来,青海省冷湖镇附近的赛什腾山成为天文爱好者观测星空的理想之地。下图为冷湖镇及周边区域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落下地平线,并没有真正进入夜晚,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B.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C.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D.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
2.春分日,天文爱好者到赛什腾山观测星空的开始时间,不应早于北京时间(     
A.18:00B.19:12C.21:00D.22:48
3.与藏北高原无人区相比,赛什腾山成为观测星空理想之地的主要优势是(     
A.夜间云量更少B.无城镇光污染C.大气透明度更高D.交通较便利
2023-12-26更新 | 471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中学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8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某日气温日变化及地面热量收支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所处月份最可能为(     
A.1月B.3月C.7月D.9月
2.该日(     
A.A时刻地面辐射最强
B.B时刻地面热量收入等于支出
C.C时刻大气辐射最强
D.D时刻大气热量收入等于支出

9 . 美国东北部地区2021年1月31日晚逐渐飘起雪花,2月1日暴风雪愈演愈烈,纽约市的积雪厚度为43厘米,大雪给地面铺上洁白的“厚毯子”。下图为“大气的热力作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降雪会使(     
A.①的作用增强B.②的作用减弱C.③的作用减弱D.④的作用增强
2.这件“厚毯子”使气温普遍下降,主要原因是(     
①积雪融化需要吸收热量,使得气温下降②积雪覆盖地面,热量不能传递给大气
③雪面反射作用强,将太阳光反射回宇宙空间④雪面辐射要比地面辐射低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10 .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媪(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对“此时放火做媪(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解释,正确的是(     
A.烟气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低温对农作物的危害
B.放火增加地面温度,避免低温对农作物的危害
C.烟气反射太阳光,减少晴天强烈的太阳辐射对农作物的灼伤
D.放火使霜快速融化,减少霜对农作物的冻害
2.谚语:“上昼薄薄云,下昼晒煞人”,“晒煞人”是因为“薄薄云”使得图中(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
3.图中所示环节导致对流层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1-07-22更新 | 1654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上饶市横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