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3-14高一上·陕西咸阳·期中

1 .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11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全省大雾黄色预警。完成下面小题。

1.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2 .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上升而降低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在秋高气爽的时候,由于昼夜温差比较大,人很容易患上感冒,是因为此时(     
A.①比较大B.②比较小C.③比较大D.④比较小
3.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减弱①B.增强②C.减弱③D.增强④
4.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3 .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某日天气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附近的锋面为(     
A.北半球冷锋B.南半球冷锋C.北半球暖锋D.南半球暖锋
2.此时,甲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
3.图示时刻,乙地(     
A.气压高于甲地B.白天温度高于甲地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强于甲地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弱于甲地
2021-11-04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左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图示意北极地区海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A.升高,④增强B.升高,③增强C.降低,②增强D.降低,①增强
2.北极气温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该地区(     
A.昼夜温差变大B.海冰加速融化C.极地东风加强D.海水蒸发加剧
3.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1-11-04更新 | 1060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5 .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量分布图(左图)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拉萨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上海的主要原因是(     
A.②弱①强B.②强①弱C.③强④弱D.③弱④强
2.拉萨白天太阳辐射很强但气温不高其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但地面吸收热量少B.地面辐射弱,大气吸收热量少
C.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热量少D.海拔高,距离下垫面热源远

6 . 下面甲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完成下面小题。



1.乙图中(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2.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2021-11-01更新 | 1355次组卷 | 4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复习过关考试地理试题
7 . 霜冻多出现在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强
B.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
D.大气的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8 . 下列四幅图为同一纬度地区的陆地和海洋的不同天气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B.C.D.
2021-10-18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返校考试地理试题

9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5),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内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2.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B.
C.D.
2021-10-11更新 | 366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生态小康家园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在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生态农业庭院经济模式。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某地生态小康家园示意图
1.夜间,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顶,首要目的是(     
A.减少病虫害B.减少能量损耗C.减少水分蒸发D.增加室内温差
2.“楼顶花园,楼上家园,地面果园”是生态农业庭院写照,楼顶花园主要生态作用是(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B.增加湿度,利于产出
C.天然氧吧,实现零排放D.资源再生,提高产能
3.该生态小康家园地源热泵使用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夏季B.夏季、秋季C.秋季、冬季D.冬季、春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