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0-11高一上·甘肃兰州·期中
2 .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21-02-09更新 | 456次组卷 | 115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双流中学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卷

3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二是经过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材料读图1,对北京市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的因素是(     
A.降水变化B.太阳高度C.大气洁净度D.气温变化
2.由图2可知(     
A.阴天时太阳高度变化大,散射辐射的日变化大B.晴天时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较弱
C.阴天时散射辐射越强,大气逆辐射越弱D.散射辐射的变化,只取决于天气的变化

4 .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下图所示为海洋和大气之间水分和热量的交换示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太阳活动和海陆分布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2.关于图中各箭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海洋上空大气的直接热源
B.传导、对流——海洋加热近海面大气的方式
C.长波辐射——将热量传递给大气,起到保温作用
D.蒸发、降水——海洋多年平均蒸发量小于多年平均降水量

5 .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A.①—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C.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D.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增强
6 .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___F___I___
(2)试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的大小____
(3)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___
2021-01-10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嫩江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考地理试题

7 . 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某科学家设想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表面的温度。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数码代表各种辐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该科学家的设想,氦气球上升停止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B.电离层C.平流层D.高层大气
2.对流层大气的热能主要来源是(     
A.①辐射B.②辐射C.③辐射D.④辐射
3.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     
A.减弱①辐射B.减弱②辐射C.减弱③辐射D.增强④辐射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图


材料二: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



(1)霜冻灾害多发生在____(阴天或晴朗)的夜间,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____过程有关。
(2)从大气的受热过程角度说明建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的原理。
(3)据材料二说明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

9 . 新疆地区采用黑白条带地膜覆盖法(左图)繁殖山葡萄,即在垄中间用白色塑料薄膜,垄两侧用黑色塑料薄膜,以此提高葡萄植株成活率。右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同颜色的地膜透光性不同,农业生产中白膜、黑膜对大气受热过程的主要影响分别是(     
A.增强①过程、增强④过程B.减弱③过程、增强②过程
C.减弱③过程、减弱②过程D.增强④过程、增强①过程
2.在葡萄垄两侧铺黑色塑料薄膜可以(     
A.增加土壤温度、降低土壤湿度B.保持水分、抑制杂草滋生
C.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膜内温度D.提高温度、增强光合作用
3.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分析,我国新疆地区“早穿棉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     
A.白天④作用弱,夜晚③作用弱B.白天①作用强,(夜晚②作用强
C.白天①作用强,夜晚②作用弱D.白天①作用弱,夜晚④作用弱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辐射强迫,是指由于气候系统内部变化,如二氧化碳浓度或太阳辐射的变化等外部强迫引起的对流层顶垂直方向上的净辐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中不同因素对大气温室效应的贡献可以通过辐射强迫来衡量。

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有:CO2、CH4,(主要来自水稻种植等)、N20(主要来自施肥后的土壤)、卤烃等。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的硫酸盐气溶胶浓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而SO2气体主要来自燃煤。下图示意1750—2005年人为产生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辐射强迫。



(1)21世纪初,大气中CH4,浓度上升几乎停止,N2O的浓度在同时期内持续上升。根据材料,分别说明其可能原因。
(2)说出气溶胶产生的辐射强迫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分析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共同作用下可能产生的气候效应。
(4)据推测,未来硫酸盐气溶胶气候效应会减弱,请分析材料说明原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