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每年冬天,茶农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如图1);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图2)。

      

图2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A.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
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D.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烟尘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2 . 霞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使天空和云层呈现黄、橙、红等色彩的自然现象。夏季许多地方会出现绚丽的晚霞。图为2022年7月2日傍晚出现在武汉的“玫瑰金霞光”。完成下面小题。


   
1.霞的形成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选择性吸收B.选择性散射C.无选择反射D.无选择折射
2.夏季比冬季更容易出现绚丽的晚霞,其主要原因是夏季(     
A.大气中水汽多B.大气中尘埃少C.晴天多D.气温高

3 . 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气象台站经度纬度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1月偏离天数/天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7月偏离天数/天
珲春130.35°E42.86°N约14时00分20.8约14时40分19.6
辽源125.15°E42.90°N约13时20分14.4约13时50分17.2
1.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     
A.1小时40分钟B.2小时00分钟C.2小时40分钟D.3小时20分钟
2.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     
A.降水多B.受海洋影响强C.风力强D.受山地影响强
3.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     
A.雨雪天气B.温带气旋C.晴朗天气D.冷锋过境
2023-06-12更新 | 12648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阶段考地理试题

4 . 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汤加火山喷发(同时引发5.8级海底地震),火山灰柱高达20千米,火山灰云团在空中弥漫。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对沿海地区居民发布了预警。图甲示意汤加地理位置。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太平洋沿岸国家对其沿海地区居民发布的预警可能是(     
A.大气污染B.海啸C.风暴潮D.火灾
2.在大气中弥漫扩散的火山灰会显著影响大气的受热过程,从而导致(     
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增强

5 . 下表为我国某市连续三天的天气预报,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月31日星期日11月1日星期一11月2日星期二
   晴,4-16℃   晴转多云,5-15℃   多云,4-10℃
   
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A.①B.②C.③D.④
2.与10月31日相比,11月2日昼夜温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②增强、③减弱B.①增强、③增强
C.①减弱、④减弱D.②增强、④增强

6 . 受南下冷空气影响,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蚌埠市平均气温下降8℃左右,部分地区迎来了冬季的第一场雨雪,17日雨雪停止,天气转晴。下图为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前两天相比,蚌埠地区12月17日(     
A.a增强,c减弱B.a增强,b减弱C.b减弱,c增强D.a减弱,d增强
2.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目的是(     
A.减弱aB.减弱bC.增强cD.增强d
3.冬季地表积雪利于农作物越冬的原因是积雪使(     
A.a增强,地面吸收热量多B.b减少,地面散失热量少
C.c增强,地面吸收热量多D.d减少,大气反射热量少

7 . 农业生产中,冬季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可减少霜冻带来的危害。左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图为地膜覆盖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①B.②C.③D.④
2.地膜覆盖农田可预防霜冻,主要是因为地膜能够(     
A.减少大气逆辐射B.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
C.增加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023-06-06更新 | 1209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海洋大气粉尘是海—气相互作用的桥梁,东北印度洋大气粉尘沉降通量(反映颗粒物浓度水平)季节差异显著。研究表明,海洋大气粉尘沉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变暖。下图示意北印度洋海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印度洋大气粉尘沉降通量出现最大值的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的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
2.海洋大气粉尘沉降可缓解气候变暖,主要是粉尘沉降能(     
A.增强地面辐射B.增强大气逆辐射
C.削弱太阳辐射D.促进浮游植物生长
9 .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而来自太阳的辐射是地球上各种现象和过程的能量来源。大气层作为太阳辐射到近地面的必经之路,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对地面保温的同时实现自身受热。根据下列材料,问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如左图,甲、乙纬度相同海拔不同。

材料二   如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材料三   2021年10月31日白天,陕西省陕北地区阴天,关中和陕南地区多云转阴天,大部分地方有小雨:夜晚,陕北地区晴天,部分地方有霜冻,关中地区阴天,陕南大部分地区有小雨。霜冻是指在晚秋或初春时节,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或近地面辐射,使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导致农作物受害的一种气象灾害。而人们常常采用在农田里灌水、夜间嘴烟雾等方法预防霜冻。


(1)根据材料一,图示辐射量的大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读“中纬度大陆东岸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若此图表示海陆风形成示意图,则此时(     
A.甲处气压较乙处高B.乙处气温较甲处低
C.此时正值白昼D.甲乙之间吹海风
(3)2022年1月汤加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喷发,火山灰遮天蔽日,根据材料二,当火山喷发,火山灰弥漫空中时,会导致该地区的(     
A.A增加B.B减少C.C增加D.E增加
(4)利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说明陕北部分地区31日夜晚有霜冻的原因。
(5)请从农田灌水和夜间喷烟雾两种方法中任选其一,解释其防霜冻的原理。

10 . 地面有效辐射是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表示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图为甲、乙两地地面有效辐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两地地面有效辐射最低值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甲—6月云量较大B.甲一6月气温较低
C.乙一1月天气晴朗D.乙一1月植被茂盛
2.研究发现,近年来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地面有效辐射呈减少趋势,可能导致当地(     
A.河湖水量大幅减少B.气候逐渐变冷变干
C.表层土壤温度升高D.植被演化为常绿林
2023-04-07更新 | 1708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