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北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中,常有“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语句。图示意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地形地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气预报中出现的昼夜风向转变现象,主要产生于(     
A.城市风B.山谷风C.海陆风D.湖陆风
2.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材料中北京风向特征的是(     
A.B.
C.D.
3.若考虑北京城市风影响,与北部郊区相比,南部郊区(     
①白天风速较大②夜晚风速较大③偏北风比偏南风明显④偏南风比偏北风明显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 . 近地面大气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含量,气温以及紫外线强度呈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负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北方某城市臭氧浓度受海陆风影响显著。图示意该市春季有无海陆风影响的两天中臭氧浓度日变化及海陆风影响当日风向和风速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据海陆风影响当日风向和风速变化信息,可推测(     
A.海洋位于城市东南方向B.海风风力较陆风风力弱
C.13时前后海风转为陆风D.20时前后陆风转为海风
2.海陆风对该城市臭氧浓度影响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受(     
A.陆风影响,污染物难扩散B.海风影响,污染物回流多
C.陆风影响,空气湿度较小D.海风影响,气温相对偏高
3.与晴天比较,阴天臭氧浓度(     
①峰值时间提前②峰值时间滞后③峰值更高④峰值更低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11-24更新 | 1294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3 . 地面冷热不均,会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致使等压面产生变化。下图为北半球某地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
C.乙、甲、丙、丁D.甲、乙、丁、丙
2.若考虑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丙—丁中间释放一气象探测气球,将会飘向(     
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
3.若此图表示的是海陆之间的气压关系,则甲为(     
A.热源,如夜间的海洋B.热源,如白天的海洋
C.冷源,如白天的陆地D.冷源,如夜间的陆地

4 . 渤海西岸的天津地区是海风的多发地带,塘沽站是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东南部、距渤海最近的气象观测站。下图示意200862日塘沽站典型海风日风向(0°表示北风)和风速的日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稳定海风大约持续(     
A.4小时B.6小时C.8小时D.10小时
2.该日下午的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3.与夏季相比,冬季塘沽站海风(     
A.开始早,结束早B.开始早,结束晚C.开始晚,结束晚D.开始晚,结束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当海洋上的高温高湿气团,遭遇高空的干冷气团时,空气发生强烈的涡旋运动,从云中至海面形成漏斗状云柱——“海龙卷”,其破坏力极大。“海龙卷”可把水和鱼带进云层,通过强风携带降落到附近区域,形成“鱼雨”,洪都拉斯发生“鱼雨”的频率较高。下图示意洪都拉斯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易受“海龙卷”影响的区域位于洪都拉斯(     
A.东南部B.西南部C.西部D.北部
2.推测洪都拉斯“鱼雨”现象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段是(     
A.2~3月B.5~7月C.9~10月D.12月~次年1月
3.“海龙卷”破坏力极大的直接原因是(     
A.风力强劲B.气压极高C.雷暴频发D.对流旺盛
2023-04-28更新 | 987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训练(一)地理试题

6 . 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下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华北地区“霜打洼地”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     
A.5:30左右,晴朗无风B.11:30左右,大风呼啸
C.18:00左右,浓云密布D.24:00左右,雨雪交加
2.造成“霜打洼地”的是图示气流(     
A.①B.②C.③D.④
3.该地“夜雨”较多,其直接原因是该地区(     
A.夜晚②下沉气流B.夜晚①谷风影响
C.夜晚③上升气流D.夜晚④山风影响
2023-02-25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热岛强度可以用城市与郊区的温度差来表征。差值越大,热岛强度越高;反之,热岛强度越小。下图为上海市全年平均逐时热岛强度变化曲线图。



(1)描述上海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特征。
(2)分析16~21时热岛效应迅速增强的原因。
(3)推测上海市全年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及天气条件。

8 .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理事物示意图,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示为一组等压线,则(     
A.①处吹东南风
B.②处风速比①处大
C.甲地位于低压槽线附近
D.乙地处在阴雨天气中
2.若此图为等温线分布图,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此时(     
A.南极考察船正在返航B.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C.华北平原小麦生长旺盛D.地球距离太阳较近
3.若此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水稻梯田俯视图,且a、b、C为梯田边界,则(     
A.甲线表示分水线,乙线表示集水线
B.a与b的高度差一定等于b与c的高度差
C.①②两处的海拔基本相等
D.在①处肯定能看见②处正在插秧的人
2023-05-13更新 | 826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兴平市南郊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9 . 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下左图)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下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A.G→H→F→E→GB.G→E→H→F→GC.G→E→F→H→GD.E→F→H→G→E
2.关于城市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属实的是(     
A.乙、丙间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B.甲处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
C.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D.EF代表城市气压垂直变化规律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被称为“亚洲水塔”,不仅为下游地区储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也通过水分和热量的交换,影响更广泛地区的气候变化。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最高大地形,由于其地形热力,夏季可形成巨大的空中热岛,通过空中大尺度热岛环流(热泵效应)持续吸引来自相邻的印度洋、低纬度西太平洋等地区暖湿气流。当湿空气到达高原后,一部分气流沿青藏高原南侧爬升,形成频繁的对流和降水,另一部分湿空气被高原阻挡,通过盛行西风输送到高原东侧,西风带将充沛的水汽输送到我国东部乃至整个东亚地区。下图为青藏高原作为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和水文循环的作用示意图。



(1)从热力角度分析青藏高原夏季为热源的原因。
(2)指出夏季青藏高原空气如何运动(图中虚框内),并解释夏季青藏高原热泵效应的成因。
(3)有研究表明,如果盛行西风气流异常,位置北移时,会造成华北干旱。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