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地处燕山丘陵之中,面积约为180km2,是北京唯一的地表饮用水源地,也是北京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密云水库水质总氮含量春季偏高、夏季偏低。

材料二下图为密云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1)描述水库和周围陆地之间形成湖陆风的过程。
(2)比较夜晚水库南、北两侧风速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材料二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不同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转化为地下径
流的降水量
年平均蒸发量
城市中心区67540533768270
郊外平原区644.526796171377.5
(1)比较该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从热力环流角度说明原因。
(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从水循环角度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
(3)近年来,每到汛期我国许多城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涝,试分析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措施。
2022-08-06更新 | 936次组卷 | 31卷引用:第二章 乡村与城镇【过关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一遍过(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3 .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
A.热力环流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大气受热过程
(2)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单项选择题)。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D.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3)图中“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试比较流入区和流出区气温、气压差异。
(4)在下图中补充完整夜晚时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
2021-08-26更新 | 1136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A卷·夯实基础)-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单元AB卷(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9-20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4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气温差异,并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A、B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2)请对图中A、B、C、D四地的气压大小排序。(注:A地气压为PA;B地气压为PB;C地的气压为PC;D地的气压为PD)
(3)请你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挂式制冷空调为什么安装在屋里上面的墙上,而暖气片为什么安装在屋里靠近窗户下面的地面上?
2021-08-11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新教材精创】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单元检测(2)-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示意某地高空等压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a、b、c、d四点的气压值(P为气压)比较,正确的是(     
A.Pa>PbB.Pd<PcC.Pb=PdD.Pa﹥Pc
2.甲、乙两点相比(P为气压,T为气温),正确的是(     
①P甲﹥P乙②P甲<P乙③T甲﹥T乙④T甲<T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b、d两点大气运动(↑为垂直向上运动,↓为垂直向下运动),正确的是( )
A.b↑d↑B.b↓d↓C.b↓d↑D.b↑d↓
2021-05-24更新 | 785次组卷 | 8卷引用:单元02 地球上大气(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 . 下图示意某年 12 月 18 日~24 日影响亚洲东部的某种天气系统活动过程。图中的小圆圈为高压中心,圆圈上的数字为日期,其下的数字为中心气压值。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4 日,甲地的风向是(     
A.偏南风B.偏东风C.东北风D.西北风
2.气象部门发布了寒潮预报,甲地降温最剧烈的时间是(     
A.19 日B.20 日C.21 日D.22 日
3.与 18 日的天气相比,寒潮过境时甲地(     
A.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B.大气逆辐射减弱
C.气温水平差异减小D.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