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下图中L为某地高空等压面,C、D两点位于近地面,A、B两点位于高空且海拔相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D四点气压高低叙述正确的是(     
A.A>B>C>DB.B>A>D>CC.D>C>B>A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下列有关A、B、C、D四点之间的空气热力环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A→B→C→D→AB.B→A→D→C→BC.B→C→D→A→B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 .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频繁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影响。2020年1月,湖北武汉经历了一次长达21天的雾霾天气,雾霾期间空气中PM2.5(直径≤2.5pum的空气悬浮物,其日均浓度大于250μg/m3时属于严重污染)浓度较高。图甲示意2020年1月武汉气象要素和PM2.5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图乙示意武汉空气严重污染期间平均温度的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武汉的空气严重污染(     
A.消散时间慢B.形成速度快C.不受逆温影响D.持续时间长
2.武汉空气严重污染期间的污染物主要来自(     
A.黄土高原B.四川盆地C.武汉市区D.华北平原
3.一般情况下,不利于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消散的主要气象因子有(     
①风力小       ②对流强烈       ③气温上冷下热       ④气温上热下冷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2022-10-14更新 | 771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单元测试A)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 . 拉尼娜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东部底层海水上泛,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示为南太平洋的大洋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洋流附近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B.②洋流为暖流
C.呈顺时针方向循环D.①洋流为风海流
2.若图示为太平洋赤道附近的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高压,乙为低压B.②与④风向正好相反
C.水平风力由地面向高空为先增大后减小D.甲与丙之间的气压差小于乙与丁之间
3.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平洋赤道附近的热力环流减弱B.澳大利亚东部及印度尼西亚降水偏少
C.秘鲁渔场的渔业产量上升D.高、低纬度之间热量的输送减少
2021-12-14更新 | 790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四章 水的运动【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 . 草原犬鼠(土拨鼠)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它们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这使地面上的风能够吹进洞穴,形成“穿堂风”,给犬鼠带去习习凉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上图犬鼠洞穴的“穿堂风”,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为气流出口B.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高
C.乙处气温较低D.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
2.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     
A.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石质地面B.房屋东西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
C.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D.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
2020-09-08更新 | 1158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选拔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尖子生选拔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5 . 下图表示福建省某地某日等压面(单位hpa)分布情况,虚线表示热力环流的气流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地面向北行驶的汽车正在(     
A.驶向市中心B.驶离市中心C.驶向海岸线D.驶离海岸线
2.甲地近地面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3.甲、乙、丙风力大小关系是(     
A.甲>乙B.甲>丙C.乙>甲D.乙>丙
2023-02-13更新 | 36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考点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 . 科研观测表明,夏季我国西北地区范围较大的绿洲农田、湖泊上,不同高度层的气温昼夜均比周边沙漠戈壁地区显著偏低,甚至可低30°C左右,蒸发量约小50%,湿度比周边沙漠戈壁地区大。这是由于绿洲、湖泊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特殊的气象效应被称为绿洲的“冷岛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夏季我国西北绿洲及周边沙漠地区“冷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有(     
①绿洲热容量大,升温慢 ②绿洲地表植物蒸腾量大
③沙漠热容量小,升温快 ④沙漠上空大气削弱作用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白天“冷岛效应”的形成有利于(     
A.抑制绿洲地表水分蒸发B.迅速降低沙漠地表温度
C.增加沙漠地区白天降水D.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快
2020-08-01更新 | 1506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单元测试定心卷(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

7 . 读下图“热力环流图”,图中①、②位于近地面,③、④位于高空,箭头表示各地之间气流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
2.该图(     
A.若为城郊热力环流,则①处为城区
B.若为夜晚沿海地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②处为海洋
C.若为白天谷地与山坡间的热力环流,则②处为谷地
D.风是大气的垂直运动
2023-08-12更新 | 35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测试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8 . 下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下面各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
2.图中几种环流形式不正确的是(     
A.   B.C.D.    
2022-08-07更新 | 34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二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单元考点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下图为厄尔尼诺年和正常年时的赤道太平洋上空大气环流形式图。


       
(1)在下图方框内将厄尔尼诺发生时的热力环流补充完整。
   
(2)指出右侧等水温线图中虚线可表示洋流甲、乙、丙、丁中的哪个洋流,并分析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3)在“厄尔尼诺”盛期,秘鲁渔业生产损失巨大,试分析原因。
(4)在“厄尔尼诺”盛期,指出出现此现象时太平洋东、西两岸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形。

10 . 山区与平原之间,有时也出现山谷风特征,如北京某气象观测站对邻近区域的天气预报中,常有“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语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内的植被主要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D.亚寒带针叶林
2.北京该气象观测站所在区域的地形分布是(     
A.东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区B.北部为平原,南部为山区
C.东部为山区,西部为平原D.北部为山区,南部为平原
3.出现“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当天,该区域(     
A.为阴雨天气B.夏季风强劲C.为晴朗天气D.冬季风强劲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