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5 道试题
1 . 每到隆冬时节,贵州大大小小的青山就被冻雨打扮得分外妖娆,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去观光赏景。冻雨是指天气较冷时,雨滴落到低于0℃的物体上,立刻结成冰并且附着在这个物体上的一种现象,图中曲线是等温面分布图(等值距为2℃),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图示时刻正发生冻雨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2.与①地相比,③地
A.风力更弱B.气压更低
C.光照更强D.气温更高
3.贵州之所以如此受冻雨“青睐”,有关其成因的推断正确的是
A.北方冷空气南下时过分冷湿,水汽遇地形抬升形成降水
B.地处云贵高原东北侧的斜坡地带,对冷空气的阻滞作用明显
C.西南地区因相对湿润,冻雨比北部地区强度大
D.多岩溶地貌,地表水丰富,温暖湿润的水汽上升强烈
2016-11-26更新 | 3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西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文综地理试卷
2 .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临海地区风向昼夜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区大气运动成因及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向变化的主因是城市热岛效应
B.风向变化的主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陆地的气压白天高于夜晚
D.陆地天气以晴朗炎热为主
2.甲风明显强于乙风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0-11高三上·福建三明·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3 . 下图示意2010年4月6~15日福建省同纬度沿海某地和内陆某地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沿海,乙地位于内陆
B.该时间段内,甲地气温日较差都大于乙地
C.该时间段内,甲地降水总量大于乙地
D.该时间段内,甲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幅度大于乙地
2.关于乙地4月13日天气的预报,最有可能的是
A.阴有小雨B.多云转阴C.午后有雷阵雨D.小雨转中雨
2016-11-26更新 | 119次组卷 | 6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吉安市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巢湖上游支流杭埠河发源于大别山区,经巢湖由裕溪河注入长江。下图为 巢湖流域水系局部图

材料二 : 巢湖1、4、7、10月份白天、夜晚风向频率(单位:%)
风向
时间
1月
4月
7月
10月
偏西风
夜间
39
23
23
7
白天
58
47
68
33
偏东风
夜间
61
63
74
87
白天
39
47
26
67

(1)阐释裕溪河和杭埠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2)说出甲地白天和夜晚风向的变化规律,并探究7月风频变化最大的原因。
5 . 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回答下题。
项目
气候区
年平均
1月平均
7月平均
平均热岛效应
亚热带
0.24 ℃
0.14 ℃
0.39 ℃
温带
0.54 ℃
0.80 ℃
0.25 ℃
高原区
1.03 ℃
1.70 ℃
0.45 ℃
热岛效应≥1.0 ℃城市比例
亚热带
15.38%
15.38%
23.08%
温带
25%
33.33%
0.0%
高原区
50%
75%
50%

1.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 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
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 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C.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
D.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
2016-11-26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十一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6 . 我国东南一滨海城市的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影响”小课题研究。甲图是学生绘制的该滨海城市的海陆气温日变化图;乙图是学生绘制的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状况图;丙图是该城市海陆风的天数统计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这项研究。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沿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       ,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
(2)图甲中代表陆地的序号是 ;由图甲可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的时间约为      
A.18时~次日7时       B.4时~当日14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当日18时
(3)从图丙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 (季节)最少。主要原因是什么?
(4)简析海风对沿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
7 . 热岛强度是热岛中心(城区)气温减去同时间同高度(通常是距地1. 5m 高处)附近郊区的气温差值。下图为拉萨市热岛强度不同季节的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1.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春季热岛强度的变化最大B.秋季的白天,热岛效应最明显
C.冬季热岛强度约在 23 时附近达最小值D.拉萨市白天热岛强度大于晚上
2.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热岛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污染物的大量增加会加大白天时的热岛强度
B.加大城区建筑物高度能减小热岛强度
C.出现逆温现象能减小热岛强度
D.热岛强度总体与风速呈负相关
2016-11-26更新 | 181次组卷 | 5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8 . 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2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_____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
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
(3)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几率________(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图中画出城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A.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2016-11-2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西鹰潭高一下期末质检地理试卷
13-14高三上·江西宜春·阶段练习
名校

9 .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两幅图中所表示的空气环流运动,均属于          
A.大气环流B.海陆风
C.季风环流D.热力环流
2.左右两图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空气环流运动,其主要差异是(     
①时间尺度不同            ②空间尺度不同     ③成因不同       ④气流性质不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6-11-26更新 | 8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奉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10 . 下图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右图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上升气流
3.若该图表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B.甲乙都是陆地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D.甲乙都是海洋
2016-11-26更新 | 1034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新余九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