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3 道试题

1 . 下面两图中,图甲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甲描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落后于曲线②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落后于曲线①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所致
2.由图甲推断,图乙中环流模式出现时间为(     
A.18时~次日7时B.8时~当日18时
C.16时~次日8时D.0时~次日12时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模拟演示“热力环流”过程。实验开始前,学生观察到木盒中间悬挂的锡纸条没有明显的摆动,如图甲所示。实验开始后,学生点燃蜡烛,并在纸杯中放入冰块,逐渐观察到两张锡纸条有明显的摆动,如图乙所示。多次重复实验,学生发现结果相同。

说明:
①木盒
②锡纸条1
③锡纸条2
④蜡烛
⑤纸杯
⑥透明水晶板

(1)根据实验过程绘制与图乙一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标出近地面气压的高低状况。
(2)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引起热力环流,其中首先出现气流的____(填垂直或水平)运动。
(3)为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请提出你的建议。
(4)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热力环流现象有哪些?
2024-01-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很多美文佳句中都蕴含了鲜明的地理原理,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其中“巴山”是指重庆一带的山地丘陵区,夜雨是指晚八时以后,到第二天早晨八时以前下的雨。重庆一带地区的夜雨占全年的60%以上。下图为重庆市地形图。


(1)若下图M表示山谷,N表示山坡,请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夜雨”形成的气流运动方向。

(2)分析重庆一带地区多夜雨的原因。
(3)有人说重庆是中国的“雾都”。请从逆温的角度加以解释。
2024-01-1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保证冬季农业生产,我国北方地区农民多采用日光温室系统来解决低温冻害问题。日光温室系统往往留有2处通风口,保证散热和湿度稳定。温室顶部的卷帘可根据昼夜情况自动打开或收起。通过卷帘、薄膜和后墙的配合设计,日光温室的气温可全天维持较高的状态。研究表明,日光温室后墙白天接受太阳总辐射约占温室接收太阳总辐射的50%~60%。下图为“某地日光温室示意图”。

(1)图中日光温室的2个通风口,属于出风口的是____ (风口①/风口②),通风口打开的时间最适宜在____.(上午/下午/晚上)。
(2)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图中的日光温室全天可维持较高气温的原因。
(3)为进一步提升保温效果,请针对日光温室的后墙设计,提出改进建议。

5 . 图为伦敦市某月近地面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伦敦市区内外近地面最大温差及主要风向为(     
A.大于2°C,由市区吹向郊区B.大于2°C,由郊区吹向市区
C.小于2°C,由市区吹向郊区D.小于2°C,由郊区吹向市区
2.甲地气温较周边低,甲可能是(     
A.绿地公园B.人工河道C.交通枢纽D.工业中心
3.缓解图示现象的合理措施是(     
A.降低城市中心的建筑高度B.在郊区大幅增加水体面积
C.在城市中心布局工业企业D.在城郊之间建设通风廊道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6 . 在陆地气流的影响下,北海道石狩湾海岸附近有时会在清晨出现层状低云,日出之后海岸云由层状发展为细胞状。下图示意某日石狩湾海岸云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狩湾海岸云多发的季节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冬季 辐射冷却B.冬季 海水运动
C.夏季 太阳高度D.夏季 海表温度
2.石狩湾海岸云由层状发展为细胞状,主要是因为海面上方(     
A.对流加强B.风速减弱C.水汽减少D.逆温消散
2024-01-17更新 | 19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7-9题原题及变式题

7 .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李华同学暑假到中国最美乡村之一张家界市石堰坪村奶奶家度假,发现堂屋虽然没有空调,但白天因穿堂风而感觉凉爽。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A.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B.温室效应原理
C.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D.热岛效应原理
2.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     
A.房屋东西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
B.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
C.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山林
D.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
2024-01-1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1-12高二·湖南湘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 . 陆游《秋怀》中“城市高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的诗句反映了城乡之间的热力差异。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能正确反映城乡间大气运动状况的是(     
A.B.
C.D.
2.该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之间(     
A.冷热不均B.天气不同C.面积差异D.海拔不同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1为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图2为四川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示意图。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



(1)读图1,比较①②③④相关数值大小:①地气压比②地____(填“高”或“低”);①地气温比②地____(填“高”或“低”);①地的昼夜温差比②地____(填“大”或“小”)。
(2)下图中,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B.C.D.

(3)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D.大气受热过程

(4)屋前铺设石质地面屋后栽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2024-01-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