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7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四时皆然。这里的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海峡两岸存在风向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远近B.海陆位置C.山地阻挡D.纬度位置
2.形成“内地之风,早西晚东”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气温的水平差异B.地表气温的垂直差异
C.地表湿度的水平差异D.地表湿度的垂直差异
3.泉州位于福建沿海,“内地之风,早西晚东”对泉州热岛效应的影响是(     
A.白天为陆风,具有增强作用B.夜晚为海风,具有减弱作用
C.白天为海风,具有减弱作用D.夜晚为陆风,具有减弱作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洱海(24°40'N25°44'N,100°03'E100°42′E)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洱海西面点苍山脉的一些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与洱海的相对高度达2000米左右。洱海周围复杂的地形地势等改变了大气运动,形成典型的局部环流。左图示意洱海与周围山脉分布,右图为甲、乙观测站观测的盛行风向频率统计图(图中C为静风,即零级风,一般风速为0-0.2m/s)。


(1)推测图中两个观测站测得的湖风和陆风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
(2)研究发现洱海与点苍山之间的山谷风促进湖陆风形成,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3)由图可知,04-08时之间,乙观测站测得静风现象,解释其原因。
2024-01-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与城市热岛效应相反,沙漠中的绿洲夏季日均温比附近沙漠低,该现象被称为冷岛效应。冷岛效应强度受绿洲空间尺度,植被类型,土壤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如图示意7月某日我国某绿洲和附近沙漠地表温度变化。


(1)根据材料信息在括号内填注相应名称(填“沙漠”或“绿洲”),并补绘近地面等压面及热力环流。

(2)推测该日6—12时,绿洲和沙漠间近地面风力及风向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3)分析冷岛效应对绿洲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2024-01-2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图左示意该城市地理环境要素,图右示意该城市多年平均热岛强度统计情况。


(1)结合所学知识,城区温度明显高于郊区的原因有________
(2)据图,该城市7时的风力比16时的风力____(大/小),风向保持由____吹向____
(3)该城市同时受海陆风的影响,且某时段的风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该时段应为____(白天/夜晚),解释其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的原因____
(4)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市中心的气温:________
2024-01-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市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表示的是市区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下图为北京不同季节城市热岛强度一天内变化示意图。

(1)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说明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的原因。
(2)判断北京热岛强度最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简述增加绿地面积对缓解市区热岛效应的作用。
2024-01-2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下面两图中,图甲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甲描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落后于曲线②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落后于曲线①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所致
2.由图甲推断,图乙中环流模式出现时间为(     
A.18时~次日7时B.8时~当日18时
C.16时~次日8时D.0时~次日12时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3年9月8日,东莞市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极端天气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多个镇街因积水严重,出现了内涝现象。雨水如瀑布般涌入街道,整个城市仿佛变成了一片泽国。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人口不断聚集,造成城市气候呈现出多种“岛效应”,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干岛效应”等。在大气环流对区域影响较弱时,会出现城区降水多于郊区的现象,被称为“城市雨岛”,“城市雨岛”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极易形成大面积积水,导致城市区域性内涝。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与当前温度下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含量的比值,城区的相对湿度往往小于郊区,被称为城市的“干岛效应”。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城市地表性质改变导致城市温度升高的原因。
(2)分别解释城市“雨岛效应”和“干岛效应”的形成原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出发,说出东莞市多个街镇内涝与图中哪些环节发生何种变化有关(写出序号及其变化),并提出解决措施。
2024-01-2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南省龙山县境内万山耸立,山中有多处洞穴。其中的一处山洞被当地人称为“风洞”。即使在洞外几乎无风的情况下,洞口的风依然强劲。图1为“风洞”剖面结构示意,图2为龙山县月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该洞穴所在地的地貌类型是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至少答两点)。
(2)运用水循环过程原理,解释该洞穴中地下暗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洞口①处终年风力强劲,且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改变。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画图表示夏季该洞口处风的形成。(答题要求:用文字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出该季节洞内外气温特征;在线段上标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2024-01-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9 . 山谷风是在天气晴朗的山地区域,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山区与平原之间,有时也出现山谷风特征,如北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中,常有“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语句。下图为“山谷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北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可推测,北京地势(     
A.中间高四周低B.中间低四周高C.南高北低D.北高南低
2.若只考虑山区与平原受热差异,北京夜晚近地面(     
A.气压高等压面向高处凸B.气压低等压面向高处凸
C.气压高等压面向低处凹D.气压低等压面向低处凹
3.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北京地区的山谷风(     
A.均增强B.山风增强谷风减弱
C.均减弱D.山风减弱谷风增强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漠中水草丰盛的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图示意新疆某地夏季某日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


(1)指出图中表示绿洲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下图中绘制正午时段绿洲与沙漠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该地居民“早穿棉袄午穿纱”的原因。
2024-01-1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八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联考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