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云南省沧源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阿佤山中,是我国有名的贫困县。该县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有许多人迹旱至的"神坑"。冬春季节的早晨,山谷中的云海特别壮观。沧源县拱弄村,境内山谷多,平坝少。在这里聚居的佤族在历史上是一个不太喜欢流动的民族,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村人们同外界交流增多,人口呈现向外流失趋势。目前该村现有农户319户,人口1395人,青壮年劳动力50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72人。左图为拱弄村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阿佤山河谷云海形成示意图。

(1)请根据右图,说明冬春季节的早晨阿仙山的云海特别壮观的主要原因。
(2)结合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说明拱弄村人口向外流失的原因。
(3)评价拱弄村人口迁移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洱海位于我国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自古有下关风,上关花(四季鲜花不断),苍山雪,洱海月,“风花雪月”四大美景的美誉,因其独特的地形,洱海地区山谷风和湖陆风叠加。下面左图为洱海附近两个观测站纬向(东西方向)风向风速日变化示意图(风速正负值代表不同的风向),右图为观察站位置示意图。



(1)简述乙观测站白天和夜晚的风向的差异。
(2)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乙观测站地区白天风向的形成原因。
(3)分析甲观测站风向风速日变化特征的成因。
2024-03-14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教研联盟2023-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3 . 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A.B.C.D.
2024-03-01更新 | 90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然而,近些年来我国有些城市面临水资源问题。表为我国某市城市中心区和郊外平原区两个样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量/mm

径流总量/mm

地表径流量/mm

地下径流量/mm

蒸发量/mm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

267

96

171

377

1.表中显示该城市中心区易出现的问题是(     
A.城市热岛效应B.城市雨岛效应C.城市洪涝灾害D.城市污染严重
2.与郊外平原区相比,城市中心区地表径流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较多B.下渗量较少C.蒸发量较少D.用水量较多
3.为缓解城市中心区地下径流较少的现象,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郊外平原区的地下水调到城市中心区B.严禁开采城市地下水资源
C.减少城市中心区植被种植D.在城市中心区推广使用渗水砖
2024-02-28更新 | 1038次组卷 | 10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如图为“某沿海局部示意图和表层水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等压面判断,此图出现的时间为____(填“白天”或“夜间”),此时该地形成的风是海陆风中的____风。
(2)A海域表层洋流加右图所示,根据性质可判断为____流,它对沿岸城市气候的影响为____
(3)在A海域人们发现有明显的潮汐现象,该现象是由于日、月引潮力引起的海面____运动。利用海水涨落的水位差,人们可以利用潮汐来发电,以解决部分生产生活用能要求。利用潮汐发电,一天可以发____次。
2024-02-2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一中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B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奥陶纪板块漂移,特殊的海陆分布使得地球进入了一个持续2000万年的冰河时代。冈瓦纳古陆腹地被冰盖占据,在东半球范围更广,该地常年盛行由冰盖吹向瑞克洋的大风。冈瓦纳古陆中的非洲板块地势较高。该时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下图示意晚奥陶纪南半球的海陆分布。



(1)描述晚奥陶纪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征。
(2)冈瓦纳冰盖在东半球分布范围更广,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分析冈瓦纳古陆常年盛行由冈瓦纳冰盖吹向瑞克洋的大风的原因。
(4)从海陆分布对环境的影响角度,分析晚奥陶纪物种大灭绝的原因。
(5)根据图中原特提斯洋的洋中脊分布,说明晚奥陶纪之后冈瓦纳古陆的漂移方向。
2024-02-05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7 . 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区域内部焚风(焚风(Foehn)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焚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较为典型。为研究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某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左图)。右图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南阿尔卑斯山脉形成是由于(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
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
2.关于A观测点焚风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山高谷深,山风沿山坡下沉增温形成
B.位于盛行风背风坡,在河谷地形引导下形成
C.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风增温导致
D.海风越过山地下沉增温导致
3.据图分析A观测点焚风出现的时间(地方时)大约在(     
A.5~6时B.6~7时C.7~8时D.9~10时
2024-01-2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武夷山当地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山坡上,一方面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另一方面可以减轻低温对茶树造成的冻害。下图为某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示意图,F表示北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武夷山山区开始吹谷风的大致时刻是(     
A.8:00B.20:00C.11:00D.3:00
2.武夷山当地茶农利用山谷风原理多将茶树种植在山坡上,目的是(     
A.减少产量B.保持水土C.延后上市D.提高品质
2024-01-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9 . 产水量的实质是降水量与实际蒸散量的差值,表征着流域的水供给能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由于蒸散能力、土壤导水力、植被冠层截流能力等差异,其平均产水能力也不同。千岛湖流域是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也是整个长江三角洲的重要战略饮用水源地,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平均产水量表现为建筑用地的产水量最高,草地、耕地、未利用地次之,林地和水体最低。图为千岛湖流域示意图,表为千岛湖流域1995~2019各年份产水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平均产水量/mm

产水总量/×10

降水量/mm

1995

1 387.04

62.78

1 890.36

2000

863.21

39.07

1 364.43

2005

652.61

29.54

1 191.02

2010

1 466.52

66.38

1 944.52

2015

1 738.37

78.67

2 183.63

2019

1 247.56

56.47

1 777.51

1.千岛湖流域的建筑用地平均产水量远大于水体,其原因是(     
A.建筑用地地表水下渗多B.建筑用地蒸散量大
C.水体所在区域降水量大D.水体的蒸散量大
2.结合材料推测千岛湖流域产水量年际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     
A.年均降水量B.实际蒸散量
C.土地利用变化D.流域人口分布
3.为实现千岛湖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今后需(     
A.增加建筑用地面积B.大力植树造林
C.合理转化用地类型D.缩小水域面积
2024-01-27更新 | 1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巢湖与周边地区的湖陆风现象明显。湖陆风是在沿湖地区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热力环流现象,夜间和白天风向明显不一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巢湖湖泊与湖岸之间的近地面气压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湖泊与湖岸地形高低差异B.湖泊与湖岸热力性质差异
C.湖泊与湖岸太阳辐射差异D.湖泊与湖岸植被类型差异
2.在巢湖周边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的背景下,巢湖沿岸地区湖风和陆风强度的变化特点是(     
A.湖风、陆风都变强B.湖风变强、陆风变弱C.湖风、陆风都变弱D.湖风变弱、陆风变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