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 . 读左上图“大气垂直分层”图、右上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左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上图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层(请填写名称),该层大气升温的直接热源是___,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___
2.左上图中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层(请填写名称)。
3.右上图中表示___辐射,表示___辐射。
4.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     
A.减弱B.增强C.增强D.减弱
5.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___(填右上图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___(填右上图中数字)增强,___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6.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这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___作用弱,气温低。
7.左下图中1、2、3、4、5气压相等的是___表示气压最高的是___
8.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处。
9.若左下图表示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海洋或陆地);若表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___(城市或郊区)。
10.若图P表示北半球中纬度某平原地区,则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
2024高三下·上海·专题练习
2 . 江西省某高中学生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期到附近山区开展地理野外观察活动。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天文现象的观测,是本次野外观察活动的内容之一。

(1)学生们于晨色朦胧中出发,不久便迎来旭日阳光,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同学发现车辆影子就在车前随行,影子大致与车辆同宽,此时车子行驶方向大致是______(单选: A.正西   B.西南   C.东北   D.东南)。负责记录日出日落时间的同学,再计算出昼长时间,该日昼长应该是______(单选:A.超过12小时   B.12小时   C.少于12小时)。

材料二   在山中,同学们发现山顶和陡坡上的树木高大、软叶宽阔,多种香樟树、马尾松,山沟中的树木比山坡上要茂密,在山腰缓坡则有农民种植的茶园(图1)。树林内比较阴凉,通过测量,白天林内的气温比林外低 4-5℃。

(2)该地的天然植被是______,山顶和陡坡上的树木对山下茶园所起的保护作用主要是______(单选: A.挡风沙   B.保水土)。山沟中的树木草本比山坡上要茂密的原因是______
(3)林内气温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是______(单选: A.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   B.地面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强)。林内、外气温差异会影响局地大气微运动。请在图2中的直线上添画箭头,完成林内、林外之间的大气微运动示意图(2) ______

材料三   3是他们拍下在山坡道路施工地点红壤的照片,表一是他们返回学校校后,通过实验测得的红壤中各主要成分比重统计表。

表一   红壤成分比重统计表

红壤成分有机质矿物质水分空气
占比1%49%30%20%

(4)通过实验测定,同学们发现红壤中含赤铁矿较多,土壤中的赤铁矿主要来自于(     
A.生物B.气候C.母质D.化肥

(5)从土壤中各成分的比重看,该地红壤的肥力相对较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
(6)同学们将土壤照片和理想状态下发育完整的森林土壤剖面进行了相比,发现红壤中腐殖质层和成土母质发育不明显,请从土壤演化的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
2024-05-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上海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3 . 城市通风廊道是在城市规划中开辟风道,提升城市空气流动性,从而改善城市风热环境的一种生态规划方式。郑州市根据地表温度和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布以及各区域的通风潜力综合值,划定了通风廊道的补偿空间,如图所示。城市补偿空间为与作用空间进行空气交换的区域,作用空间一般指有空气污染或热污染的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区域中为郑州市通风廊道的作用空间的是(     
A.近郊农田区B.城市主城区C.风景旅游区D.郊区住宅区
2.郑州市通风廊道规划补偿空间的主要目的是(     
A.调节城市局地气候B.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增加城市植被覆盖D.降低城市能源消耗
3.郑州市通风廊道多呈东一西走向,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B.建筑密度C.盛行风向D.工业布局
2024-04-1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大气高出4℃~6℃,甚至达10℃。这会促使高原面出现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向高原集聚辐合上升,这种运动会对周边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季节青藏高原与周边大气温度差异会影响亚洲季风势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是因为(     
A.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
B.高原表面多冻土,热容量小,升温快
C.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热容量小,吸收地面辐射升温快
D.高原空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升温快
2.夏季青藏高原面出现的这种热力上升运动,使得其北部塔里木盆地的降水(     
A.增多B.减少C.不变D.季节分配均匀
3.青藏高原与周边大气温度差异会使得亚洲(     
A.夏季风势力增强,冬季风势力减弱B.夏季风势力减弱,冬季风势力增强
C.夏季风和冬季风势力均增强D.夏季风和冬季风势力均减弱
2024-06-0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杭州主城区坐落在杭嘉湖平原,西临天目山区,东望东海。杭州城郊风在夜晚较强,白天微弱。在盛行风较弱的时间段,杭州主城区西侧主要受山谷风和城郊风的影响。2015年,杭州市人民政府提出“桥柱挂绿、屋顶铺绿、墙面覆绿、窗台布绿’的多样化立体绿化发展格局”。下图示意杭州主城区东西向地形剖面。



(1)指出在盛行风较弱的时间段,杭州主城区西侧的白天与夜晚的风向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明夏季的海风对杭州城区大气环境的改善作用。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杭州市立体绿化地带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6 . 某研究团队研究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等现象。下图示意其研究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受洋流影响,该区域(     
A.大气逆辐射强B.大气削弱作用弱
C.地面辐射强D.气温日较差较大
2.不考虑背景风的情况下,该区域海陆间白天吹拂(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2024-04-2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某校地理研究性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茂密的草皮分别放入长方形透明玻璃缸的两端;

②用保鲜膜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③将玻璃缸放置在室外太阳底下;

④十几分钟后,将一束香点燃,燃烧部分倒插入玻璃缸内。


   

材料二:屋顶绿化是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屋顶绿化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根据材料一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的直线上用箭头“→”绘出缸内烟雾的飘动方向。
   
(2)由该实验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同一水平面____→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大气____运动→热力环流。
(3)图中AB之间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____
(4)热力环流形成后,图中缸内A、B、C、D四处气压值最大的是____,气压值最小的是____
(5)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示意不同时间海陆间环流形势,其中能正确代表海风的是其中的____图。夏季,海风对滨海地区气候可以起到____作用。
            

根据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6)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某校地理研究性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茂密的草皮分别放入长方形透明玻璃缸的两端;

②用保鲜膜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③将玻璃缸放置在室外太阳底下;

④十几分钟后,将一束香点燃,燃烧部分倒插入玻璃缸内。

材料二   屋顶绿化是在各类古今建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屋顶绿化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根据材料1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的直线上用箭头“→”绘出缸内烟雾的飘动方向。

(2)由该实验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同一水平面→____→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大气____运动→热力环流。
(3)图中AB之间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____
(4)热力环流形成后,图中缸内A、B、C、D四处气压值最大的是,气压值最小的是____,气压值最小的是____
(5)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示意不同时间海陆间环流形势,其中能正确代表海风的是其中的____图。夏季,海风对滨海地区气候可以起到____作用。

根据材料2完成下列问题

(6)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2023-11-1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我国某校地理研究性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具体步骤如下:①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茂密的草皮分别放入长方形透明玻璃缸的两端;②用保鲜膜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③将玻璃缸放置在室外太阳底下;④十几分钟后,将一束香点燃,燃烧部分倒插入玻璃缸内。


   
(1)请在图中的直线上用箭头“→”绘出缸内烟雾的飘动方向。
(2)在图中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
      
(3)由该实验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同一水平面____→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大气____运动→热力环流。
(4)引起AB间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动力是____,若A在B的正南方,则AB间的实际风向为____
(5)热力环流形成后,图中缸内A、B、C、D四处气压值最大的是____,气压值最小的是____
(6)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示意不同时间海陆间环流形势,其中能正确代表海风的是其中的____图。夏季,海风对滨海地区气候可以起到____作用。
   

材料二:屋顶绿化是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屋顶绿化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7)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2023-10-24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以及“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图”。

(1)图甲中①表示_______,②表示_______(填名称)。
(2)海洋和陆地相比,比热容较大,在接受太阳辐射相同的热量条件下,海洋增温_______(快/慢)。图中海边吹海风,由此判断该地是_______(白天/黑夜)。
(3)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棚内空气可以吸收更多的_______(填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_______(填数字)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4)图乙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Ⅱ层大气以_______运动为主;图乙中I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_______,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_______
(5)图丙中,如果该日塔里木盆地气压仅受热力影响,请在下图中画出图丙中6:00—21:00时段的热力环流及高层等压面情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