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热力环流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微咸水湖泊。受风力作用影响,湖泊东部风成砂堆积区面积不断扩大。图中观测点(D1,D2和D3)地层剖面从上往下部依次有风成黄土、风成沙土、河相砾石,底部的河相砾石主要成分为花岗岩,与野牛山和青海南山南段的三叠纪碎屑岩岩性不吻合,花岗岩多出露在青海南山的中段(二郎剑—江西沟)和北段(布哈河河谷)以及日月山。青海湖周边区域的风向除受控于盛行风系以及季风的变化以外,还受到地貌、湖泊效应产生的湖陆风等因素影响。监测显示,江西沟与刚察县的风向季节变化较小。下图为青海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结合资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古青海湖通过东南部古倒淌河与黄河相通的理论依据。
(2)指出江西沟全年主导风向并分析其风向季节变化较小的原因。
(3)简述风成砂堆积区的扩大对甲湖(沙岛湖)产生的影响。
(4)甲为沙岛湖,请你提出缓解沙岛湖附近风成砂堆积区危害的具体措施(至少三条)。

2 . 喀斯特洞穴系统的烟囱效应(如下图,图示为某季节的主要气流)是指由于洞内外空气的温度差使气流从温度高的区域流向温度低的区域的现象。它为喀斯特地区的地—气交换增加了一个通道,对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碳汇是指碳酸盐岩通过岩溶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无机碳的形式储存的机制。我国喀斯特地区面积超过陆地总面积的1/3,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区域。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主要气流的流动反应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烟囱效应较北方明显的原因包括(     
①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降水量比北方多②土壤疏松肥厚,利于地表水下渗
③碳酸盐岩的风化作用更强④可溶性岩石的溶蚀更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目前提高我国“碳中和”能力最有效的措施是(     
A.采用碳捕捉技术B.积极参与国际合作C.植树造林D.垃圾分类回收
2023-12-30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3 . 近年来我国滨海大气臭氧污染愈发严重。臭氧对人体伤害主要表现为强烈刺激呼吸道,造成一系列呼吸道疾病。海陆风是沿海地区常见的中尺度环流,对沿海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海陆风将高浓度的O₃前体物NOx(氮氧化物,极不稳定)、VOCs(挥发性有机物)混合后经光化学反应(在光照的作用下而引起的化合、分解、氧化、还原等反应)生成O₃,再将其吹回岸上,导致沿海地区O₃出现明显升高,污染相对突出。图1、图2为我国珠三角地区对臭氧污染监测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珠三角臭氧污染较为严重时的海陆风风向及其出现时间为(     
A.海风,白天B.海风,夜晚
C.陆风,白天D.陆风,夜晚
2.秋季,珠三角臭氧污染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秋季珠三角地区工业生产废气排放臭氧较多
B.秋季昼夜温差小,海陆风扩散臭氧能力较弱
C.秋季云层厚,保温作用强,利于前体物合成臭氧
D.秋季降水较少、光照较强,利于前体物合成臭氧
2024-02-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喀斯特洞穴系统的烟囱效应(下图)是指洞内外空气的温度差使气流从温度高的区域流向温度低的区域的现象。它为喀斯特地区的地一气交换增加了一个通道,对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碳汇是指碳酸盐岩通过岩溶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无机碳的形式储存的机制。我国喀斯特地区面积广大,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主要气流的流动特征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烟囱效应较北方明显的原因包括(     
①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南方降水比北方多
②南方土壤疏松深厚,利于地表水下渗
③南方碳酸盐岩的风化更强
④南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更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目前提高我国“碳中和”能力最有效的措施是(     
A.采用碳捕捉技术B.积极参与国际合作C.植树造林D.垃圾分类回收
2024-02-05更新 | 43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一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杭州主城区坐落在杭嘉湖平原,西临天目山区,东望东海。杭州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在夜晚较强,白天较弱,局地风向受到地形、海陆分布、城市建成区等的共同影响。夏季,杭州主城区东侧风向全天相对稳定,西侧风向昼夜基本相反。下图示意杭州主城区东西向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杭州主城区西侧昼夜的风向的判断及分析原因正确的是(     
A.白天盛行偏东风白天山坡增温快,形成明显的谷风
B.白天盛行偏西风白天城市热岛环流盛行,近地面风向由郊区吹向城市
C.夜间盛行偏东风﹑夜晚山坡降温快,形成明显的山风
D.夜间盛行偏西风﹑夜晚城市升温快,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向由郊区吹向城市
2.西部山区夏季对杭州主城区大气环境的改善作用体现在(     
①夜晚来自山区的冷气流可以缓解城区热岛效应
②山风带来的清洁空气可以改善城区空气质量
③通过白天来自西部山区的风,带来湿润水汽
④白天盛行海风,利于主城区污染物扩散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区域简图及甲(沙丘)、乙(草方格)两地景观图。


材料二绿洲是沙漠中具有水,分布有草等植被的地方,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图为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图。



(1)甲地貌受____(风力,流水)作用影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地区。乙地建设草方格的目的____
(2)沙漠气温比绿洲低的时间段是____,此时段沙漠近地面气压____(填高端或低),在下图中画出该时段的热力环流情况(直接画在图上)。

(3)分析绿洲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4)风沙是塔里木盆地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风沙对该地区交通的危害有________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杭州主城区坐落在杭嘉湖平原,西临天目山区,东望东海。杭州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在夜晚较强,白天较弱,局地风向受到地形、海陆分布、城市建成区等的共同影响。2015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杭州市城区立体绿化工作的通知》,提出“通过不断丰富绿化方式和手段,形成‘桥柱挂绿、屋顶铺绿、墙面覆绿、窗台布绿’的多样化立体绿化发展格局”。下图示意杭州主城区东西向地形剖面。



(1)指出杭州主城区西侧的白天与夜晚的风向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明夏季西部山区对杭州主城区大气环境的改善作用。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杭州市立体绿化地带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8 . 城市植被覆盖度与不透水面覆盖度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表为2017年南京市夏季不同植被覆盖度区间下的地表降温速率与不同不透水面覆盖度区间下的地表增温速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覆盖度(%)0~2525~5050~7575~100
植被降温速率(%)3.75.35.57.5
不透水面增温速率(%)8.25.45.12.4
1.研究表明,南京市冬季不透水面的增温效应不明显甚至出现降温效应,合理的解释是冬季(     
①太阳高度小,楼房遮阳作用强②利于降雪积蓄,反射率高③昼短夜长且昼夜长短相差大④不透水面夜晚降温幅度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只考虑植被与不透水面两类地表覆盖物的情况下,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最佳的植被覆盖度(a)和不透水面覆盖度(b)组合方案是(     
A.a:0~25%,b:75%~100%B.a:25%~50%,b:50%~75%
C.a:50%~75%,b:25%~50%D.a:75%~100%,b:0~25%
2022-04-22更新 | 111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深圳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9 . 城市植被覆盖度与不透水面覆盖度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下表为2017年南京市夏季不同植被覆盖度区间下的地表降温速率与不同不透水面覆盖度区间下的地表增温速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覆盖度(%)0~2525~5050~7575~100
植被降温速率(%)3.75.35.57.5
不透水面增温速率(%)8.25.45.12.4

1.研究发现该市冬季不透水面的增温效应不明显,甚至出现降温效应。其原因主要是冬季(     
①太阳高度小,楼房遮阳作用强
②利于降雪积蓄,反射率高
③白昼渐短且昼夜长短差值加大
④不透水面夜晚降温幅度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只考虑植被与不透水面两类地表覆盖物的情况下,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最佳的植被覆盖度(a)和不透水面覆盖度(b)组合方案是(     
A.a:0~25%,b:75%~100%B.a:25%~50%,b:50%~75%
C.a:50%~75%,b:25%~50%D.a:75%~100%,b:0~25%
2022-06-02更新 | 39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左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简图,下右图为焚风形成示意图。焚风,是指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研究发现,冬季,图中甲山脉的东坡焚风多发,且夜晚发生频次高于白天。


材料二:近年来,素有“煤都”之称的大同市聚焦“双碳”目标,在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基础上,加快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并推动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集群,力争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


(1)描述甲山脉的地理分界线意义。
(2)结合材料一和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石家庄冬季夜晚焚风现象显著的原因。
(3)从地形和植被角度,说明石家庄冬季空气自净能力下降的原因。
(4)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本地和京津冀地区的有利影响。
2022-08-02更新 | 473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