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环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2023年某月我国某地区(25°N~28°N,100°E~108°E)在700hPa、850hPa高度条件下某月11~30日平均气温演变示意图,图示期间该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月份可能为(     
A.1月B.4月C.7月D.10月
2.与11~14日相比,23~26日(     
A.大气对流旺盛B.地面辐射较强
C.污染物易扩散D.地表容易积雪
3.图示时期该地区水汽主要来自(     
A.西南气流B.东南气流C.东北气流D.台风活动
2023-12-06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上学期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文综试题

2 . 海水表层温度往往反映海—气相互作用的特点。下图示意世界某海域某月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海域海—气相互作用的特点是(     
A.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B.海洋向大气吸收热量
C.离岸风将热量送往陆地D.迎岸风将热量送往海洋
2.流经乙海域的盛行风饱含水汽是由于(     
A.太阳高度角最大B.盛行风仅出现在夏季
C.乙海域蒸发旺盛D.乙海域海洋面积大
3.图示月份甲海域附近陆地(     
A.低温干燥B.凉爽多雨C.炎热干燥D.高温湿润

3 .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持续不断的火山喷发和板块移动造就了今天的夏威夷群岛,其东南部的普纳鲁黑色沙滩,是夏威夷岛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图是夏威夷群岛的岩石年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板块的运动方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北向西南
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南向东北
2.夏威夷岛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主要飘向(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
3.关于夏威夷普纳鲁黑色沙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岩浆喷出——海水侵蚀——海水堆积
B.海水侵蚀——岩浆喷出——海水堆积
C.岩浆喷出——海水堆积——海水侵蚀
D.海水侵蚀——海水堆积——岩浆喷出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六甲山脉地处本州岛南部,呈东西走向,最高峰海拔931m。每年特定季节,六甲山脉南坡的神户等城市经常盛行越过六甲山脊而来的“六甲风”。“六甲风”主要出现在夜间,冷锋过境后出现的频次大幅上升。通常情况下,受焚风效应影响,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而“六甲风”却保持寒冷凛冽。左图示意六甲山脉的位置,右图示意“六甲风”发生时的剖面气流状态。

(1)判断“六甲风”最常出现的季节,并简述理由。
(2)说明“六甲风”未出现焚风效应的原因。
(3)分析“六甲风”常出现在冷锋过境后的原因。
2023-04-28更新 | 957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云瀑是流云在垂直方向上的一种动态景观。当流云在飘移过程中遇到山口或悬崖时,就会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形成云瀑。云瀑景象十分壮观,有着“银河倒泻”“白龙窜谷”的美誉。丰沛的降雨和上升的水汽在高寒环境下形成云雾,云雾在风的吹动下成为强劲的流云,形成飞流直下的云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云瀑出现地区的地貌特征是(     
A.起伏和缓B.河湖广布C.平坦开阔D.山高谷深
2.形成云瀑的时间可能是(     
A.雨后的清晨B.晴朗的午后C.晴朗的黄昏D.雨后的夜晚
2023-04-17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局部分布示意图。图示气压带、风带中(     
A.甲为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B.乙风带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
C.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乙风带为北半球低纬信风带
2023-03-12更新 | 40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1)上图表示的是____月份季风图。F的风向为____ 风。F风的成因是什么?____
(2)上图中E季风势力最强时,B处气压名称为____。此季节E风的成因____
2023-03-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育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云层分布的纬度与高度会影响全球的温度。低空云主要起削弱入射阳光的作用(强于云层的保温作用);高空云主要起保温作用(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近年来,中纬度低空云向高纬度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纬度低空云向高纬度移动表明(     
①副热带高压减弱②盛行西风增强③极地高压增强④极地东风减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研究发现中纬度低空云向两极移动导致全球平均温度升高,原因是(     
A.高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B.中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
C.中纬度云层的保温作用增强D.高纬度云层的削弱作用增强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很多。图示意2022年某月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1)推测图示月份是1月还是7月,并说明理由。
(2)分析此季节A地多雨的原因。
(3)说明图中N处高压中心的形成原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被称为“亚洲水塔”,不仅为下游地区储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也通过水分和热量的交换,影响更广泛地区的气候变化。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最高大地形,由于其地形热力,夏季可形成巨大的空中热岛,通过空中大尺度热岛环流(热泵效应)持续吸引来自相邻的印度洋、低纬度西太平洋等地区暖湿气流。当湿空气到达高原后,一部分气流沿青藏高原南侧爬升,形成频繁的对流和降水,另一部分湿空气被高原阻挡,通过盛行西风输送到高原东侧,西风带将充沛的水汽输送到我国东部乃至整个东亚地区。下图为青藏高原作为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和水文循环的作用示意图。



(1)从热力角度分析青藏高原夏季为热源的原因。
(2)指出夏季青藏高原空气如何运动(图中虚框内),并解释夏季青藏高原热泵效应的成因。
(3)有研究表明,如果盛行西风气流异常,位置北移时,会造成华北干旱。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