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环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其存在对全球水热分布及变化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下图为全球平均气温随纬度分布曲线及假设移除青藏高原后模拟各纬度的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移除青藏高原后,各纬度气温及变化状况为(     
A.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温上升较快B.北半球气温总体呈下降趋势
C.相同纬度南半球气温高于北半球D.低纬度气温变化大于高纬度
2.移除青藏高原后,影响不同纬度气温升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表形态B.洋流性质C.大气环流D.海陆分布
3.据图推测,移除青藏高原后,(     
A.北半球三圈环流将增强B.南大西洋沿岸将变冷湿
C.北极地区海冰加速融化D.大洋洲将变得更加干旱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极中山站坐落于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普里兹湾东南沿岸,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二个常年科考站。中山站天气恶劣,多大风天气,年平均大风日数达159天,地面风受南极大陆冷高压和绕极低压带(环绕南极大陆的低压带)控制。研究发现,近30年来中山站四季大风日数呈减少趋势。图1示意中山站地理位置及等高线分布(单位:m),图2示意中山站四季定时(10分钟)风速日变化。



(1)简析中山站年平均大风日数多的主要原因。
(2)描述中山站夏季定时风速的日变化特征。
(3)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中山站夏季平均风速最小的成因。
(4)近30年来中山站四季大风日数呈减少趋势,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023-12-11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永寿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模拟测试地理卷(一)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北半球西风带内,大气运动呈波浪起伏式,向北凸起的波峰称为高压脊,高压脊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北伸。当它与南方暖空气的联系被冷空气切断后,在北侧出现一个孤立的闭合暖高压中心。暖高压中心持续时间比较长且很少移动,阻碍西风带内天气系统向东移动,于是称之为“阻塞高压”(图1)。近年来,北极冬季海冰面积显著减少、北半球冬季极寒天气增多等现象与“阻塞高压”密切相关。

乌拉尔阻塞高压盘踞在乌拉尔山和新地岛上空,以晴朗天气为主,对我国冬季天气影响较大。按照乌拉尔阻塞高压移动情况,可分为东移型、准定常型和西移型,不同类型的阻塞对冬季海冰面积有不同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同类型的乌拉尔阻塞发生频次发生了明显变化(图2)。

(1)说明乌拉尔准定常型阻塞高压发生频次整体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
(2)以乌拉尔准定常型阻塞高压为例说明北冰洋海冰面积减少原因。
(3)分析乌拉尔阻塞高压对我国灾害性天气形成的影响。
2021-12-12更新 | 681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感热是指地面与大气之间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流过的垂直热量,主要受地表的粗糙度、地气温差以及风速等直接影响。青藏高原感热变化将会影响青藏高原与周边区域的大气环流和对周边大洋水汽的抽吸作用,高原感热越强,对水汽的抽吸作用越强,进而对周边区域气候和天气影响较大。据研究,自1981年以来青藏高原气候有暖湿化的趋势,并对我国区域气候产生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减弱对周边区域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     
A.我国南方地区多洪涝灾害B.我国西南地区多阴雨天气
C.我国北方地区多寒潮灾害D.我国西北地区多暴雪天气
2.近年来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对高原感热的影响是(     
A.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高原感热强度下降
B.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高原感热强度升高
C.高原植被覆盖率下降,高原感热强度下降
D.高原植被覆盖率下降,高原感热强度升高
2022-05-17更新 | 326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5 . 下图示意1950~2011年渤海海域冬、夏季风向(风向方位角以正北方向为起点,用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表示)与风速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图例表示夏季风风向的是(     
A.XB.YC.MD.N
2.影响该海域大气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辐射的差异B.下垫面性质的差异
C.地转偏向力的影响D.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导致该海域冬季风风速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亚洲高压势力强弱变化B.该海域结冰面积的大小
C.该海域面积的年际变化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风吹来的方向就是风向。用角度表示风向,是把圆周分成360°,北风是0°,东风是90°,南风是180°,西风是270°,其他风向都可以由此计算出来。下图为1950—2011年某海域海平面冬、夏季风向角度与风速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海域可能为
A.几内亚湾B.加勒比海C.渤海D.红海
2.图示时间段,该海域
A.夏季风向的变化较平稳,角度变化趋势略有上升
B.冬季的风向角度变化趋势略有上升,波动明显
C.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夏季风增强
D.冬季风速总体呈下降趋势
2018-06-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康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读“我国2012年12月上旬气温距平图”(气温距平值=当年气温-常年平均气温),回答下列各题。

1.12月上旬我国气温分布趋势 ( )
A.全国气温最低位于内蒙古东部
B.南北最大温差大约4~6℃
C.南方地区气温均高于常年同期
D.东北地区较常年同期偏低2~4℃
2.据图可知 ( )
A.全国0℃等温线在长江沿线以南
B.自东北向西南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
C.江汉、江南北部部分地区将出现初霜冻
D.新疆北疆暴雪要少于常年同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8 . 读我国2012年12月上旬气温距平图(气温距平值=当年气温—常年平均气温)回答下列问题。

1.12月上旬我国气温分布趋势
A.气温最低处位于内蒙古东部
B.南北最大温差大约4—6℃
C.东北地区较常年同期偏低2—4℃
D.南方地区气温均高于常年同期
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
A.全国O℃等温线在长江沿线以南
B.自东北向西南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
C.新疆北疆暴雪明显少于常年同期
D.江汉北部部分地区将出现初霜冻
2016-11-2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南周口锦城高中高三上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福建省年等降水量线图。

材料二 武夷山海拔300米处M坡与N坡(见上图)6月与12月气温比较图(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描述福建年降水空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福建西部武夷山区岩石类型为沉积岩,而福建东部沿海及海岛岩石类型却基本上都是岩浆岩。试分析福建东部多岩浆岩的原因。
(3)说明6月、12月武夷山海拔300米处M坡与N坡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湖南省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比较丰富的省份,近年来湖南省太阳辐射总量呈波动减少趋势。读湖南省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单位:MJ/m2•a)分布图。

回答下列小题。

1.影响湖南省内太阳辐射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天气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2.近些年来湖南省太阳总辐射量呈波动减少趋势的原因可能是
A.太阳活动减弱B.森林面积减小C.雾霾天气增多D.生态环境改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