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气环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日本本州岛的东海岸,濒临太平洋。2023年8月24日起,日本将福岛核电站经处理后的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福岛核污水的排放除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污染之外,也会通过水循环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的知识,说明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进入陆地生态系统的过程。
(2)指出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对我国影响较严重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说出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产生的危害,提出沿岸国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2024-02-06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表示某季节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

材料二:图2为世界某区域某季节示意图。


(1)图1中①表示的是____气压带,②表示的是____风带,终年受风带②控制形成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为____
(2)图2中的高气压名称为____,其形成原因为____,它切断了____气压带,使其保留在海洋上。
(3)当图2中M地为图1所示季节时,M地盛行____风,其形成的原因为____。受它影响,此时M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
2024-02-0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地理试卷

3 . 黄河口近岸海域的悬浮泥沙浓度(以下简称“悬沙浓度”)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下图示意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微风日和大风日黄河河口近岸海域悬沙浓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大风日的主导风向及所属季节分别是(     
A.偏北风,夏季B.偏南风,夏季C.偏北风,冬季D.偏南风,冬季
2.下列现象不属于大风日悬沙浓度空间布局对莱州湾地理环境影响的是(     
A.降低海水透明度B.增加海水营养盐
C.塑造水下地形D.增强水下光照
2024-01-24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4 . 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2月3日,美国俄亥俄州一辆装载有可致癌化学品的列车在俄亥俄州阿什兰发生脱轨,导致化学品泄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易)下列事件属于突发环境事件的是(     
①火灾引起的大气污染②海洋运输过程中的原油泄漏
③爆炸引起的森林火灾④碳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易)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有(     
①成因与形式的单一性②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③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④影响波及全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中)下列不属于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的是(     
A.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和人员伤亡B.严重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C.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D.引发区域人口大量向国外移民
4.(中)此次化学品泄漏可能导致(     
A.水土流失严重B.内河航运停摆C.湖泊利用价值降低D.经济发展停滞
5.(中)此次事件会引起全球性问题,其最可能的传播途径是(     
A.农产品流通B.大气环流C.水循环D.地壳物质循环
2024-01-15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产品化】3.2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北半球某日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北京所受天气系统的因素是(     
A.地形起伏B.洋流C.海陆分布D.气候异常
2.据图推断,图示月份为(     
A.1月B.3月C.7月D.9月

6 . 下图为南半球某大陆西海岸某月风速随纬度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大陆及图示月份分别是(     
A.非洲大陆、1月B.非洲大陆、7月
C.南美洲大陆、1月D.南美洲大陆、7月
2.在该月份,影响乙、丙两地风速的主要因素是(     
A.气压高低B.山地阻挡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
综合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气河”是指对流层中跨越中纬度地区的长条状水汽带。研究发现,北半球由热带地区向极地地区输送的“大气河”多呈西南-东北向,对降水量影响显著。受地形影响,我国夏季时“大气河”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2018年5月15~16日在华北地区出现一次暴雨级别的降水过程,太行山东部、山东丘陵等地达到大暴雨级别。该次降水过程中有大气河自南海经我国华北地区。图左示意我国夏季多年平均大气河频次,图右示意北京时间5月15日22时海平面气压。


   
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角度,说明“大气河”的地理意义。

8 .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A.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B.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C.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D.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2.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时间一致的地理现象是(     
A.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B.济南昼可能开始短于夜
C.东北地区受洪水危害严重
D.华北平原正值麦收

9 . 下图示意不同时期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可知北半球纬向风(     
A.风速水平变化夏季比冬季大B.风速垂直变化冬季比夏季小
C.低纬地区季节变化最为显著D.中纬地区风速季节变化最大
2.西风风速变化在水平方向上季节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位置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

10 . 下图为“全球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若乙气压带的成因是热力原因,则②处盛行(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2.若乙位于北半球且有极锋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为极地高压带B.甲为副热带高压带
C.②风带为信风带D.①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