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南极大陆被称为冰雪大陆,气候酷寒,这与大气环流关系密切。下图示意某月南极大陆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M地气压最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位于无风地带,冷空气大量堆积B.海拔最高,极夜时间漫长
C.冰层厚度大,反射太阳辐射作用强D.气候酷寒,利于空气下沉
2.影响南极大陆等压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B.纬度C.海拔D.洋流
3.图示月份,多见狂风暴雪天气的海域是
A.德雷克海峡B.威德尔海C.罗斯海D.别林斯高晋海

2 . 温盐环流又称“输送洋流”“深海环流”等,是一个依靠海水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温盐环流的重要性在于它和低纬度环流圈、中纬度环流圈和极地环流,共同构成了对维持全球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至关重要的经向环流体系。有些科学家推测,这种环流一旦减弱或停止,将对全球地理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下图示意大西洋温盐环流,黑色区域为大陆或岛屿,灰色区域为海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温盐环流作用下,北欧沿海地区比西伯利亚地区(     
①空气湿度大②获得光照多③地表气温高④热量补偿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推测图示温盐环流持续减弱或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爆发频繁B.全球气候变暖
C.受海底地形阻挡D.森林固碳能力增强

3 . 白令海海冰大部分形成于其北部沿岸陆架,然后在盛行的东北偏北风作用下向南扩散。白令海海冰分布是热力和动力(如:风影响海冰漂移扩散或汇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白令海大陆架边缘海冰的形成、运动和融化对控制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交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白令海的海冰密集度正在减小,并进一步影响阿留申低压和东北亚冬季风。下图示意1960~2020年白令海冬季平均海冰密集度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白令海60°纬线东、西部冬季平均海冰密集度分布特征的差异原因正确的是(     
A.西部海域风力较小,洋流自北向南流,密集度较小
B.西部海域风力较大,洋流自南向北流,密集度较小
C.东部海域风力较大,受地形阻挡,密集度较大
D.东部海域风力较小,受地形阻挡,密度集较大
2.白令海的海冰密集度正在减小,会分别导致阿留申低压和东北亚冬季风(     
A.减弱、减弱B.增强、增强C.减弱、增强D.增强、减弱
2023-02-1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2022年夏天,河南高温凶猛发力,成为全国热力中心,郑州出现今年全国省会级城市中首个40℃+,且刷新当地6月最低气温最高值。研究发现,云层分布的纬度与高度会影响全球的温度:低空云主要起削弱入射阳光的作用(强于云层的保温作用);高空云主要起保温作用(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近年来,云层面积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空云向高纬度移动的趋势明显。这是今年夏季我国北方高温的原因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纬度低空云向高纬度移动表明(     
A.副热带高压减弱B.盛行西风减弱C.极地高压增强D.极地东风减弱
2.研究发现中纬度低空云向两极移动会使得全球平均温度升高,这是因为(     
A.高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
B.中低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C.中低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且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D.高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且增多量大于中低纬度减少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热带辐合带是热带地区主要的大型天气系统,在东西方向上,可划分为信风辐合带和季风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直接辐合的地带,辐合带内吹的是东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季风辐合带对热带季风形成影响显著,风向的切变更大。下图中曲线L1和L2分别示意某年内热带辐合带的最北和最南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L1和L2对应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A.L1对应5月B.L2对应5月C.L1对应8月D.L2对应8月
2.L1和L2之间的宽度在空间上有显著差异,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①植被状况②海陆分布③表层洋流④地面状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M、N两区域热带辐合带的两侧风向示意及两区域内热带气旋形成的相对难易程度判断(箭头代表风向,斜线代表辐合带位置),正确的是(     
A.B.
C.D.

6 . 下降风是指空气受重力作用形成的下坡气流。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在恩科斯堡岛(图甲区域)正式开工建设。该岛常年受强劲的下降风影响,其东侧的特拉诺瓦湾常年存在冰间湖。冰间湖是指受热力或动力因素影响,海洋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少冰的冰间水域。下右图中白色区域为冰盖(大陆冰川)、冰架(陆地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西南B.西北C.偏东D.偏西
2.结合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以下有关图示地区冰间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强风打破海水的稳定,下层较暖海水上涌B.终年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海冰被吹散
C.处于海洋向陆地的过渡带,海水温度变化小D.处于极地东风的背风坡,冬季海水温度高
3.从运输角度分析,通过特拉诺瓦湾向罗斯海新站运输物资适宜在(     
A.1月B.4月C.7月D.10月
2022-06-17更新 | 88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考考前最后一卷地理试题

7 . 冬季从阿拉伯半岛、伊朗吹来的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其中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即巴基斯坦、印度半岛北部等地流向云南,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昆明准静止锋。下左图为昆明准静止锋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多数学者认为的昆明准静止锋剖面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的云系位置,判断锋面两侧气团的形成原因及性质(     
A.南支气流越过孟加拉湾沿岸,温度和湿度增加,为暖湿性质
B.南支气流来自干旱内陆,受高原阻挡流向低纬,为冷干性质
C.南下冷空气经过南方湿润地区,水汽不断增加,为冷湿性质
D.南下冷空气纬度位置不断降低,空气温度升高,为暖干性质
2.贵阳冬半年的日照时间比昆明短,主要是因为贵阳(     
A.纬度位置更高,白昼时间短B.地势较低,大气的密度更大
C.晴天较少,大气削弱作用强D.东南季风影响强,阴雨连绵
3.造成昆明“四季如春”变成“一雨成冬”的原因可能是(     
A.准静止锋东移B.暖气团势力增强C.准静止锋北移D.冷气团势力增强
2022-06-17更新 | 80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超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读马六甲海峡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马六甲海峡及周边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海峡两侧地区人口稠密B.岛屿东侧受海浪影响多于西侧
C.地处赤道无风带,风平浪静D.石油货轮向东到达北美市场
2.图中的板块边界(     
①宏观地形为海岭
②张裂作用形成
③狭长且多陡沟槽
④东侧为亚欧板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09更新 | 464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闽侯县第三中学)2023-20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
A.极地东风减弱B.中纬西风减弱C.低纬信风减弱D.副热带高压减弱
2.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     )
A.夏季、变冷B.夏季、变暖C.冬季、变冷D.冬季、变暖
3.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
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2020-11-28更新 | 890次组卷 | 3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最后压轴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世界两个著名岛屿。A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岛的西部年降水量高达2 000 mm以上,而东部降水较少,不足500 mm。B岛冬冷夏凉,天气多变,7月平均气温10 ℃~15 ℃,东部沿海夏季多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A岛西部年降水量非常丰富,而东部较少。可能是因为(  )
A.西部终年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B.东部受寒流减湿作用明显
C.西部夏季处在西南风的迎风坡D.东部不受大西洋水汽影响
2.B岛夏季凉爽,东部沿海多雾的原因是(  )
A.海水蒸发量大使水汽增多B.气旋活动频繁,多云雨天
C.深受寒冷的西北风影响D.寒流影响使近地面气温较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