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9 道试题

1 . 风力发电原理是利用风力吹动风车叶片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始终对着来风的方向从而获得最大风能。1991年丹麦建成全球首个海上发电场,为全球主要的海上风电开发国家之一,下图示意丹麦海上风电场分布。丹麦卡伦堡市是一个仅有2万居民的小城镇,由于有深水不冻港口,很多大型企业陆续落户于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丹麦海上风电场的风车常年主要朝向(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2.丹麦的风电场大多位于海洋中,主要是因为(     
①国土面积狭小②方便港口供电③加大电能出口④海上风力强劲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卡伦堡市拥有深水不冻港口,主要得益于(     
A.沿岸洋流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地势
2024-03-1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豫南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1

2 . 副热带高压的南侧盛行强劲的东风气流。受区域气压、风场和温湿度等扰动的影响,在东风气流中会存在一个槽或气旋性弯曲较大区域,随气流如同波浪自东向西移动,称为东风波。如图示意我国东南某山区一次东风波过境情况,该地出现了暴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1月B.4月C.7月D.10月
2.此刻,东风波槽线附近大气物理状况是(     
A.B.C.湿D.低压高压
3.本次东风波产生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原因有(     
①副高南侧气压梯度较大②波槽附近辐合上升气流较强
③副高北侧带来大量水汽④地形对降水有较大增幅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3-06更新 | 653次组卷 | 5卷引用: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一 -【高频考点解密】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新高考专用)

3 . 积雨云是由于垂直对流发展强烈的气流而形成的云。积雨云的不断加剧过程,促使雷暴恶劣天气的形成。下图示意2009—2013年成都积雨云逐月出现的次数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成都每年发生雷暴的次数较多,且有很强的季节性,七成以上发生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为成都积雨云的形成提供丰富水汽的是(     
A.东北信风B.赤道低压C.东南信风D.西南季风
2024-02-29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7-8题原题及变式题

4 . 额敏河地处新疆最西部的塔额盆地,发源于塔尔巴哈台山(最高峰2292m)和齐吾尔喀叶尔山交汇处,年径流量16.7亿立方米,年内分配不均衡,最终注入阿拉湖,被称为伊犁河谷之北的“北疆湿岛”,图1为颜敏河流域图,图2为额敏河哈拉依敏水文站观测部分数据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塔额盆地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气候却异常湿润,其水汽来源及水汽输送的动力是(     
A.太平洋   东南季风B.北冰洋   极地东风
C.印度洋   西南季风D.大西洋   盛行西风
2.额敏河的补给主要源于(     
A.冰川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雨水D.地下水
2024-02-29更新 | 299次组卷 | 4卷引用:微专题10 河流补给类型专题 -2024年高考复习微专题答题模板归纳与限时突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极下降风是南极地区常年存在的现象,其形成与地形地势、气温、重力等因素相关,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南极下降风风力较大,对南极地区生物有明显影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南极下降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气流的形成是动力原因B.b气流吹向东北
C.地势陡峭的地方更典型D.b、c两处的风向不同
2.下降风风力最强的时间段是(     
A.正午B.凌晨C.黄昏D.下午
3.南极下降风与沿岸海洋生物数量丰富有密切关系,其成因与下列哪个海域渔场成因相似(     
A.夏季的索马里沿岸B.冬季的索马里沿岸C.纽芬兰附近海域D.北海道附近海域
2024-02-06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微专题09风-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三轮复习(全国通用)

6 . 低云是影响航空器飞行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低云和雾多相伴出现,常出现在辐射雾刚散开期间。泉州机场临近台湾海峡,水汽充沛,云雾天气对航空器起降干扰较大。完成下面小题。

1.低云主要出现在(     
A.子夜时分B.日出前后C.正午前后D.傍晚时分
2.当副热带高压控制泉州机场时,观测到的低云最少,主要是因为泉州机场(     
A.蒸发较弱B.风速较小C.气流下沉D.气温较低
2024-02-05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4 大气的运动--备战2024高考地理二轮必刷选择题(人教版2019)

7 . 2022年夏季,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高温范围为西起四川、东至上海的长江流域一带。气象专家分析,出现这种极端高温天气与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和强度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西侧多(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
2.下列关于此次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和强度的分析,正确的是(     
A.位置偏东,强度较强B.位置偏西,强度较弱
C.位置偏东,强度较弱D.位置偏西,强度较强
2024-02-05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4 大气的运动--备战2024高考地理二轮必刷选择题(人教版2019)

8 . 为建设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满载建设物资的天惠轮从张家港出发,历时36天,于北京时间2023127日成功抵达罗斯海新站。下图示意我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天惠轮从张家港出发前往罗斯海新站的航行期间(     
A.北印度洋海域洋流顺时针流动B.墨西哥湾飓风活动最为活跃
C.南非开普敦地区正值多雨天气D.西伯利亚驯鹿开始向南迁徙
2.在前往罗斯海新站途中,天惠轮越过60°S后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A.咆哮的西风B.漫长的黑夜C.密集的冰区D.强烈的辐射
3.罗斯海新站所有钢结构都在国内加工成模块,并在徐州完成了预拼装。预拼装的最主要目的是(     
A.节省生产时间B.完善设计方案C.减少建筑垃圾D.降低施工强度
2024-02-05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北京专用)

9 . 西摩岛(如图)受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交替影响。2020年2月9日,该岛出现南极地区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20.75℃)。科学家推测,这可能与焚风(气流在背风地带下沉形成的干热风)有关。若增温范围扩大到南极半岛,会导致大陆冰架融化、崩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同纬度的南极半岛相比,西摩岛2月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岛(     
A.海拔高度较低B.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地带
C.受暖流影响大D.位于极地东风的背风地带
2.大陆冰架融化、崩解会使西摩岛附近海域(     
A.海水温度升高B.浮冰数量减少C.海水盐度降低D.海平面降低
2024-02-05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 选择性必修3(3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10 . 下图为南美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显示的月份最可能是(     
A.10月B.7月C.4月D.1月
2.图示海洋上的气压形势形成于(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3.该月份我国华北主要天气状况为(     
A.气温回升,多大风B.温和多雨C.寒冷干燥D.炎热多雨
2024-01-27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天津高考地理真题第5-6题原题及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