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     
A.航程最短B.风阻最小C.逆水最短D.岛礁最少
2.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     
A.避开南极冰山B.减少西风带影响C.远离热带风暴D.便于沿途补给图
2020-07-12更新 | 9580次组卷 | 39卷引用:地理-2021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一)

2 . 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和冬季的多年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单位:百帕)及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亚地区(     
①夏季风比冬季风势力强       ②夏季风由东南信风北移形成
③冬季风比夏季风势力强       ④冬季风由东北信风南移形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与夏季风相比,南亚冬季风与等压线夹角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较小B.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C.气流的湿度较小D.风与地表摩擦力较大
2023-04-21更新 | 2026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3 . “泻风”是气流越过山脉快速下沉形成的。下左图是哥伦比亚的泻风所在区域位置,泻风气流在近海地区、西科迪勒拉山脉、中科迪勒拉山脉分别形成对流中心,对流云体垂直向上,右图是某时段气流及对流云团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泻风气流主要来自(     
A.大西洋B.太平洋C.南美大陆D.加勒比海
2.右图所示,西科迪勒拉山脉“泻风”出现的时间(     
A.冬季的上午B.冬季的下午C.夏季的上午D.夏季的下午
3.中科迪勒拉山脉比西科迪勒拉山脉对流云团的高度低,原因是(     
①到达中科迪勒拉山脉的水汽少②中科迪勒拉山脉海陆风环流弱
③东侧干空气入侵④中科迪勒拉山脉海拔高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3-03-31更新 | 1646次组卷 | 9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北专用)

4 . 下图为亚欧大陆40°N附近东西两侧两个测站1月、4月、7月、10月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气候相比(     
A.1月降水甲比乙多B.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
C.7月气温甲比乙低D.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
2.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     
A.西北风的影响B.副极地低压控制
C.沿岸暖流影响D.盛行西风的控制
2018-11-07更新 | 12190次组卷 | 77卷引用:北京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自主测试(一)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A.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B.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C.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D.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2.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时间一致的地理现象是(     
A.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B.济南昼可能开始短于夜
C.东北地区受洪水危害严重
D.华北平原正值麦收

6 . 下图为沿20°E经线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大气环流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下图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地高低空等压面及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A.   B.   C.   D.   
2.在c风带的影响下,当地旗帜飘向(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3.图中所示季节(     
A.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东南风B.亚欧大陆上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C.昆明贵阳之间准静止锋活动频繁D.南极科考人员进入繁忙期

7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有关信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时欧亚大陆东部盛行东南季风B.此时冰岛受到低气压中心控制
C.此时恒河正处于丰水期D.此时加拿大枫叶正红
2.如果图示地区在某大陆的西岸,则阴影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

8 . 巴斯海峡是分隔塔斯马尼亚岛与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的海峡,最窄处宽约240千米。海峡中有很多岛屿,其海水流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海水在一处滞留的时间与海域水体的流动性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巴斯海峡东南部(图中虚线框范围)海水滞留时间较长,对水质和海洋生物分布造成一定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夏季洋流的成因可能是(     
A.海峡较窄导致的密度流B.东南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风海流
C.西风漂流引起的补偿流D.东南信风带(南移)影响形成的风海流
2.巴斯海峡东南部海水滞留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①冬季西风漂流位置偏北,对该海域影响较弱
②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水流较缓
③东澳大利亚暖流进入西风带后顺西风漂流东流,无法进入该海域
④受岛屿阻挡,该海域相对封闭,水流不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4-02更新 | 114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质量测评地理试题

9 . 几内亚暖流是北大西洋赤道暖流的组成部分,位于非洲西岸中部附近,自西向东流,流经几内亚湾整个北部沿岸,绵延400~480km,其势力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为几内亚暖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成因来看,几内亚暖流属于(     
A.风海流B.密度流C.补偿流D.上升流
2.几内亚暖流势力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冬季几内亚暖流流经甲地沿岸没有明显增加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受季风环流影响大B.暖流势力较强
C.沿岸地势低洼D.受离岸风影响明显

10 .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是一条独立环绕副热带地区的强锋带,终年在东亚上空活动,常出现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部边缘,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东亚梅雨的开始和结束与亚洲上空南支西风急流的两次北跳关系密切。平均而言,这两次北跳分别发生在6月上旬和7月初,对应着江淮流域梅雨起始和结束。青藏高原,夏季形成热源,冬季成为冷源,受其影响,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会产生季节性突变。下图示意1979—2013年平均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南界(a)、北界(b)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     
A.冬季控制范围小,位置偏北B.北界变化范围较大,变化速度较快
C.夏季控制范围大,位置偏南D.冬季整体位置偏南
2.受青藏高原影响,推测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季节性突变现象可能是(     
A.夏季,西风急流向西北突变B.夏季,西风急流向东南突变
C.冬季,西风急流向东北突变D.冬季,西风急流向西南突变
3.湖北省大部2020年6月8日入梅,8月1日出梅,推测2020年亚洲上空南支西风急流的第二次北跳可能发生在(     
A.5月下旬B.6月上旬C.7月下旬D.8月上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